天儿热了,热得都不想吃饭,就想抱着西瓜喝着冰水,但还是得吃饭。吃啥子呢?温县方言版神曲《我的捞面条》唱出了河南人的心声:吃捞面条啊!
筋道的手擀面,过凉水,浇上蒜汁之类的卤子,配上菜码,扑喽扑喽一碗下肚。那感觉,就像初恋,也像触电,还像……
言苏伦 | 文
一碗捞面条承载着河南游子的乡愁
河南人一天不吃面就感觉没吃饭一样,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面条少不了,只不过是冷热的差别,热腾腾的烩面适合冷天儿吃,爽口凉快的捞面条就适合天儿热的时候吃。
不过正儿八经的捞面条都出自于家里,饭店馆子里不多见,即使小吃摊上也很难找到捞面条的影子,因为它的做法太家常,不加改良就很难走出家门,所以捞面条也可以说是河南人的一碗乡愁。
离开家乡的游子们,想要吃一碗地道的捞面条,如果自个儿不会做,那就真的比较困难。
算起来,我的父亲也是一枚河南游子,从洛阳游到了豫南,从有山有水的乡土之地游到了钢筋水泥的城市。
我家一般都是吃米,很少吃面条,更不用说捞面条了。除了父亲,我们都不擅长做面条,虽然网上做面的食谱一大堆,但对吃米的人来说,不会去学怎么做面条。
破天荒吃一回捞面条,大概是宇宙中哪几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了,产生了洪荒之力触动了父亲做捞面条的那根神经。
面是买的现成的手擀面,家里没有全乎儿的家伙事让他亲自擀面条。
关于捞面条的卤子,有很多,比如番茄鸡蛋、茄子肉末、芹菜等等,但都必须配上蒜汁。这是传统的吃法,也是最经典的。
不过父亲做捞面条,卤子菜码很丰富,可以摆一桌,比如石香菜炒鸡蛋、炒空心菜(要切得碎碎的)、凉拌千张丝等,再来个梅干菜汤。
最绝的是他调的改良版蒜汁,那已经不是单纯的汁,里面有大蒜、蒜苗、香菜、葱花、姜,加上盐、醋、酱油、小磨油等拌匀,满满一大盆,挑一筷子拌进面条里,那鲜美、那酸爽,简直了!
有这道卤子,我愿意多吃一碗面。
父亲把煮好的面条捞到凉水盆里,嘱咐我们来盛面。他说,以前在老家,过凉水用的是井水,冰凉冰凉的,跟冰箱一个效果。
我也记得,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口井,青石垒就的井沿儿感觉特别古老。那会儿,做捞面条,是奶奶亲手和面擀面,而且难得吃一次,因为白面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