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评价某一个人的二胡拉奏水平时,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有味”,这个“有味”,表示的是赞许之意,是说这个人的二胡拉得好。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说某人二胡拉得好,而偏偏用“有味”这样的句子来评赞呢?
评赞一个人二胡拉得好,用“有味”这样的话,实际上,运用的是“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我们都知道,二胡拉得好与差,我们是通过听觉来作出判断的。而听觉是一种直觉,我们只能用好听、悦耳等一些模糊的词汇来表达这种主观上的感受。而这种感受,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客观参照物加以对比。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听觉上的感觉转化为嗅觉感觉,这便有了对比性,这种抽象的感觉便有了可比性。人的感觉是互通的,听觉与视觉、嗅觉、触觉的相互转化与替代,这便是“通感”。
二胡的“味”,实际上就是二胡留给人的感观印象。所不同的是,这种听觉印象的表达转化成了嗅觉和味觉印象的表达而已。
二胡的“味”有哪些含意即然我们用“味”这种嗅觉和味觉来表达二胡的听觉,那么,我们对二胡的“味”,就从嗅觉和味觉上作以分析和判断。
我们先从一种生活现象说起。同样是厨师,同样是家庭主妇,同样的佐料,但是炒出来的菜的味道却是各不相同。拉二胡也是如此,同一把二胡、同一个曲子,不同的人拉出的“味”却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就是客观存在,即使是同为大师级的二胡演奏家,他们的拉琴“味道”也不会相同,而只能是相近。
那么,二胡的“味”究竟体现在哪里?
这里,大家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所说的二胡的“味”,不是来自曲子的本身,而是来自二胡演奏技巧。技巧运用的差别,是二胡产生不同“味”的根本原因。
许多人把二胡的“味”给搞混了,认为曲子的风格就是二胡的味,这是概念上的混淆。例如《赛马》的欢快、《江河水》的悲愤、《一枝花》的悲壮等等,这是曲子本身呈现的风格特征。二胡的“味”体现的并不是曲子本身的风格特征,而是体现在演奏这种风格的差异性上。
同一风格的曲子而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才是二胡的“味”。
怎样拉出二胡的“味”来二胡的表现技巧,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弓法和指法。每个人的弓指法,从表面上是看不出差别的,差别就体现在极其细微之处。如手指按弦的力度、运弓的力度和速度,即使有微小的变化,二胡所呈现的声音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同的“味”。从这个角度讲,二胡的“味”,产生在技巧的细微变化中。
以垫指滑音为例,当实音在中指时,你的小指和无名指滑按弦时,完成整个动作的时间和各指的完成动作时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尽管这种时间的差异是极其微小的,但是反映在二胡声音效果上都是很明显的。这种时间的差异,便形成了二胡“味”的不同。
指法如此,弓法也同样如此。运弓速度与力度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会造成二胡声音效果的改变。
例如《喜送公粮》第一个音节中的6-6这两个音符的演奏,第一个6用外弦二指,第二个6是低音,用内弦空弦演奏。乐谱上并没有标注弓法,实际演奏中,有人将第一个6用推弓,第二个6用拉弓。但是,如果你把第二个低音6也改用推弓,且改变下这个推弓的擦弦距离,使它类似顿弓,就会出现很别致的韵味。
即使弓法一致,但在力度上,每个人也不可能达到高度的一致,因而二胡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味”。
即然二胡的“味”是由弓法、指法以及弓指法中速度与力度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那么,要想使自己拉的二胡有“味”,就要在这些细微变化上多下功夫。悉心体验,认真探索,找出其中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二胡演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