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微凉,吹散了夏日的骄热。在寒意渐起的街头,买上一包油光锃亮、香气四溢的糖炒栗子,在左手倒右手的滚烫中,尝上一口久违的秋日限定,温暖荡漾在心头。
©摄图网
栗子,这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木本粮食”,在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山东潍坊临朐县发现过距今大约1800万年的栗子化石,距今9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岗遗址发现过板栗果实的遗迹,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过板栗坚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过锥栗的痕迹。甲骨文中形象鲜明的“栗”字,也说明栗子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
从农产品匮乏的上古时期一路走来,到了今天,栗子依然是饮食中少不了的“铁杆庄稼”。
自先秦以来,文献中关于“栗”的记载灿若繁星,饮食、医药、农业、风俗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栗的身影,甚至《史记》中还有“春秋帝王曾大力嘉奖,凡栽栗树千株以上者,竟以千户侯相待”的记载,足见栗子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多么重要。
这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火锅,距今有2000多年,锅里还有板栗残留。 ©网络
而栗子之所以能在各个领域存在感爆棚,离不开它最朴素的优势——果腹充饥。据《战国策》记载,正是因为燕国有“枣栗之利”,国富民强,苏秦才有机会得到燕文侯的赞助游说六国。《韩非子》说,秦国遭遇饥荒时,范雎曾请求秦昭襄王将内苑的栗子拿来赈灾。陶谷《清异录》也记载了晋王带领士兵以野栗充饥,大破敌军的轶事,栗子还因此被称为“得胜果”、“河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