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IT男在自己几平米的屋子里边吃饭边上网。/ 财新网
当年《蜗居》播出后,面对“价值观导向”的批评,导演滕华涛打了个太极:
“一个社会在30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活在当下,还是愿意活在三十年前呢?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活在当下。我们更想探讨的是,既然你活在当下,你会选择做哪一种人?”
然而年轻人真的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吗?
且不说房屋租赁市场的不成熟,让年轻人被迫选择蜗居以省钱买房,毕竟谁也不想哪天突然被房东赶走露宿街头。
况且今天的房子早已不单单是日常起居的商品,还附加着诸多本不应捆绑其上的福利和权益。
兜兜转转,恐怕还是要回到售楼中心。/ 图虫创意
在一二线城市接受着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如同顺流入海的鱼群,很难再回头接受江河湖泊的寡淡——那里不仅没有“伊势丹、博物馆、明珠塔”,更重要的是,缺乏“逼着你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现代气质。
但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来了北上广深你不一定是北上广深人,有了房你才算是北上广深人。
或许谜底早已写在了《蜗居》里:“资本市场原本就不是老百姓玩儿的,但老百姓又逃不出陪练的角色。”
要改变老百姓的陪练地位,也唯有将“房住不炒”落实到位,让房价符合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才能更好地得到满足,告别“蜗居”。
参考文献:
蔡骐. (2011). 社会性文本与粉丝型受众——解析电视剧《蜗居》及其粉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 71-75.
金介甫.(2018).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刘建新. (2010). 社会转型期集体寻唤心理的投射——《蜗居》热播的受众社会心理分析. 兰州学刊(1), 210-213.
鲁迅博物馆. (1999). 鲁迅回忆录. 北京出版社.
苗国. (2010). “蜗居之痛”:一项关于青年置业观念的社会学考察. 中国青年研究(7), 80-86.
张蕾. (2010). 媒介文本的符码呈现与受众的差异化意义生产——源自实证调查的《蜗居》受众分析. 国际新闻界(6), 58-63.
张体坤. (2010). 论电视剧《蜗居》的社会效应与意义生产.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64-68.
祝东力, 何吉贤, & 胡鹏林. (2010). “蚁族”的时代处境:幻想的《奋斗》与现实的《蜗居》. 艺术评论(3), 17-20.
✎作者 | 曹徙南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