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社会心理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岭峰老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陆小英老师、中国梦·SPEC爱心传播工程公益讲师团专家在2022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做的《亲子养育中的“管”与“不管”》论坛内容,版权所有,严禁摘抄、转载,侵权必究!
家长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孩子的需求,但是很多孩子不会直接将需求表达出来。家长或教育者该如何更好地探索孩子的需求?
贺岭峰老师
首先,家长应当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这要求家长把握儿童成长的大致脉络,了解各阶段儿童的普遍需求,保持理解和接纳的态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调整,避免由于知识欠缺导致的手足无措。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变化速度更快,甚至会出现“一天一个样”的情况。如果父母缺乏相应的心理预期,就会引发家庭矛盾、冲突,甚至影响亲子关系。所以,我建议广大家长翻阅一些发展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了解相关知识。在了解自己的孩子之前,先了解所有孩子都要经历的历程,建立心理预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次,家长应当“看见”自己的孩子。所谓“看见”,并不是指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做作业的时间、玩游戏的时间、作业的整洁程度和老师的反馈。以上这些只是孩子外在的成就表现。
我们要做的,是化推测为观察。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下降,很多家长会猜测孩子不努力、不认真,或者孩子不擅长这一方面,动力不足,思想觉悟不够。当家长们做出猜测后,就会以自己的猜测为基准,给孩子提出很多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家长的猜测并没有事实的根据,那么相应提出的要求也很可能是空中楼阁。
如果孩子成绩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家长的推测就很有可能将孩子推向离问题解决更远的一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埋下隐患。只有家长及时觉察孩子出现的师生关系问题并做出调整,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成绩问题。
除了师生关系问题,同学关系、亲子关系也会给孩子带来重大影响。当下,校园霸凌现象的普遍性远超人们的想象。当孩子回到家,告诉家长自己被人取了外号,被抢了东西,有了讨厌的人时,很多对校园霸凌缺乏敏感度的家长反而会训斥孩子,要求孩子和同学团结友爱。这只能导致孩子自饮苦水,让亲子之间出现不信任和隔阂。当亲子之间出现信任问题,就有可能引发孩子的被动攻击。孩子会用自己较差的学习成绩反抗父母的训斥,向父母证明他们教育的失败。
除此之外,父母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会带给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和孩子的年龄呈负相关关系。孩子会将父母矛盾的责任归咎于自己,产生负罪感和愧疚感,进而无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
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试图将家庭打造为“第二学校”,将学校教育的内容在家庭中复刻。但是,处理关系问题是家庭的职责所在,只有处理好关系,孩子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家长应将视线从成绩上抽离,更多关注孩子的关系、情绪、动力。透过父母的视角,而不是教师的视角看待孩子,才能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
第三,家长要和孩子闲聊。在我看来,判断亲子关系的一个指标是,父母可以和孩子“说废话”的时长。闲聊的内容与学习和说教无关,只是亲子之间闲谈琐事,就某些话题交流看法。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公事公办,效率至上。在此环境下仍愿意停下来和你“说废话”的人,一定是你的真爱。在闲聊的过程中,亲子双方会更加放松,不自觉地展露出真实想法,拉近彼此的距离。
综上所述,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长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预期;“看见”孩子的真实情绪;在双方放松、信任的氛围中探索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陆小英老师
贺老师在发言中提到了了解孩子需求最基本的途径,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相关知识,认识儿童发展规律。书本中的知识来源于大量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由于家庭环境、遗传数据等差异,使得孩子在共性背后存在差异性。贺老师的第二个观点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提升家长的洞察力,从而挖掘孩子潜在的需求,我非常赞同贺老师的观点。
在我看来,想要和孩子谈论需求,家长需要具备两大前提条件:具备谈论的能力;明确由谁来谈。
我曾在论坛中分享过青春期性教育相关的话题。美国的研究者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会对性高潮、避孕、遗精、手淫等话题表现出兴趣。然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往往“谈性色变”。在孩子出现对于性知识的需求时,父母鼓足勇气为孩子解释生命的由来,孩子可能会直接问出自慰相关的问题,让家长措手不及。
所以,家长在和孩子谈论需求时,要记住,不打无准备之仗,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家长打破桎梏,具备相关知识,才能具备谈论需求的能力。
在传统认知中,人们会觉得,比较私密的话题,最好由爸爸和儿子谈,妈妈和女儿谈。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妈妈普遍更加包容,更有耐心,更适合和孩子谈论性教育的话题。鉴于此,似乎母亲在养育过程中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事实上,一位母亲履行职责的过程,也是自身成长的过程。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讨论自己的需求,父母应当对孩子的抗拒进行溯源,重新审视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的互动和沟通模式。如果亲子之间长久以来缺乏沟通,孩子隐藏了很多想法,父母就应当及时分析亲子沟通的过程。
首先,家长可以基于伯恩的沟通分析模型(又称PAC模型)分析亲子交流中的沟通姿态。伯恩认为,人在沟通中呈现出的姿态分为三种:父母(Parent);成人(Adult)和儿童(Child)。三种姿态中,父母姿态涵盖养育和批评两方面;成人姿态表现为成熟、客观、逻辑性和理性思考;儿童姿态则包括快乐、创造力、顺从权威等。
不仅要分辨沟通姿态,家长还应当提升沟通的技能。在亲子关系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技术更为适用,包括倾听、询问、示意、澄清等等,家长可以直接从中获益。
如果亲子之间曾经经常沟通,但孩子忽然间不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此时应当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处理。
我的女儿今年14岁,有一天我去学校接她回家的时候,她告诉我,她的两个同学甲和乙之间发生了矛盾,而她很明显地偏向同学乙。我对女儿说:“每个人在阐述观点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立场,你现在只听了同学乙的话,所以偏向他,可能同学甲有其他的看法。”在我回应她的内容时,她开始警觉,和我说:“你知道吗?我是因为信任你,才会和你说实话。如果我不信任你,即使你主动问我,我也只会说他们关系挺好的。”
我听到这句话,马上表达了对她的信任和感谢,同时也向她道歉。因为,在亲子沟通中有一项基本原则,回应情绪要优于回应内容。我应当在倾听的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反应。
心理学中,情感反应分为四个步骤:觉察;识别;认同;接纳。在我和女儿的对话中具体表现为:首先从女儿的叙述中提取信息,比如“某位同学好讨厌”,其中,讨厌是情绪性的语词,表达出了女儿对某个对象的负性情感。此时,我要就讨厌一词给予反馈性描述:“你是不是觉得他很讨厌?”这句话中,“你”是人称代词,“觉得”是感受性动词,“讨厌”是情绪性的词语。在我做出反馈后,我需要确认我的回应是否符合女儿的预期。
如何区分回应内容和回应情绪?以考试失利为例,可模拟两种不同情境。孩子带着成绩单回到家,向家长倾诉,自己只考了89分,没有考好。回应内容的家长作出的反应是:你怎么可以这么差,你这考了89分,你班最高分是多少?而回应情绪的家长作出的反应是:看来89分对你来说是很不满意的成绩,对不对?
只有对情绪的回应,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需求能够做到感同身受。
孩子不愿意表达需求,还有一种可能,是话语权遭到剥夺。
在亲子沟通当中,许多研究者建议采用交互反馈谈话的形式。正如贺老师提到的“说废话”,交互反馈谈话可以从普通的,不易引起孩子警觉的话题开始,逐渐深入挖掘。
周末的时候,我的女儿“对镜贴花黄”,我很快反应过来,她可能有了在意的男孩子,想要外出约会。这一认知让我非常生气,但我仍要整理好情绪,给她提出要求,规定回家的时间,叮嘱她注意安全,不要乱吃乱喝,保持手机畅通。
女儿在回来之前会在心里设想很多场景,想象我可能会提的问题。但是当她回家后,我并没有向她提问,而是当作这件事已经过去。女儿非常不理解,主动试探性地告诉我:“我谈恋爱了,有了男朋友。”我回答:“很好啊,有人欣赏你,你也有了欣赏的人。什么时候可以让妈妈见一见?”女儿非常惊讶,在她的预期里,我可能会很生气地棒打鸳鸯,但我表现得非常支持,超出了她的预期。
借由此话题,我利用交互反馈谈话的手段,和她分享了我学生时代的经历。在我毕业party的时候,也曾接受过同学的邀约,直到今天回想起来,那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借由与女儿目前所面临的情境相类似的话题,我成功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总而言之,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时,父母应当反思,自己是否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是否没能在以前的交流里给予他所期望获得的反馈。
王纪琼老师
我将孩子的需求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
生理需求是指,和孩子的生理成长相关的需求,如饮食、健康、生命安全等。相信很多家长都接触过营养配餐相关的知识,也为了让孩子营养均衡或多或少地学习过烹饪。在孩子出现疾病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并将孩子送医,寻求帮助。家长应当在科学的认知下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涵盖情绪情感、交流沟通等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会因为言语、肢体触碰甚至眼神交流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关系。人际关系敏感且微妙,比如,在多子女教养中,孩子很可能会受父母无意间的话语影响。当妈妈对大宝表示,二宝的皮肤很好时,大宝接收到的信息会是:我的皮肤不好。当妈妈在二宝面前表扬大宝乖巧时,二宝就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乖巧,所以妈妈不表扬自己。
很多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就要求家长以更敏感、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互动,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我看来,心理需求又可以以心理距离为基准,细分为三个类目:无我、外我和内我。
无我是指没有“我”。当我们身处聚会之中,人们凝聚为一个整体,在一起喝酒吃饭,讨论热点新闻和社会焦点比如俄乌战争、叙利亚问题、中东问题、石油问题,谈工作情况等等,人们便处于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会出现在和孩子的聊天之中。
外我是指,在讨论具体的现实问题时呈现出的状态。比如,朋友之间谈论薪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等等话题,这类谈话停留在表面,没有进入内心深处,也自然停留在外我层面。
关于内我,有一句经典名言:当所有人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只有内我的人关心我飞的累不累。当人将对内我的期待加诸外我之上,一定无法得到想要的回应。所以我们要根据交流的对象,设定合理的期待值。同理,我们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也要逐渐由无我,向外我,再向内我逐步深入,从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的进步不只应用于家长,而是应当以家长为引路者,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不仅家长,孩子也在社会之中行走。我认为,社会需求也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角色需求。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学会在不同角色之中灵活应变。家长在公司是职员,在家中是父母,在老人面前是子女。孩子在学校是学生,回到家中就是家庭成员,需要和家长一同承担家庭责任。
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如果你在下班后,被单位领导追至家里,要求继续加班一小时,你是否会感到愤怒?对于孩子而言,被家长布置额外的作业,被迫学习也会是同样的感受。只有引导孩子承担家庭责任,唤醒内心的元动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应当为了梦想和目标努力学习。将行为与角色相融合,才能够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在快乐中学习。
其次,是功能需求。孩子需要在家庭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在家庭中,父母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示弱”,提升孩子的价值感。比如,我的儿子很擅长飞无人机,他问我:“爸爸,你会飞无人机吗?”我回答:“不会”儿子让我学习,我说:“爸爸比较笨,学不好”此时,我的儿子会因为这项技能感到无比自豪。事实上,飞无人机并不难,但我适当的“示弱”可以带给儿子成就感,这一点对于满足孩子的功能需求非常有效。
与功能需求相联系,社会需求中还包括价值需求。许多心理咨询师接收的来访者都有着一个共性:价值感低。低价值感会引发诸如婚姻问题、亲子问题等多方面困扰。究其根本,我认为,低价值感来源于功能失常,没有实现应有的功能,自然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而功能失常的原因,是角色混乱。当人处于错误角色之中,自然无法实现应有的功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当人的价值感过低,需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孩子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包括角色需求、功能需求和价值需求。
需求的类别可以辅助家长甄别不同年龄阶段下孩子的核心需求,从而对症下药,针对核心需求,给予积极、科学的回应,加强孩子的心理建设。
整理人/Katerina.R
审/泉铭 晨迎
(陆老师、王老师部分未及专家本人审核)
编/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