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秋节是10月1号,与我们的国庆节是同一天。中秋节这个专属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国家大典结合起来意义非凡,十分难得。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等。这些对中秋节不同的称呼,都有它们本身的意义。比如“秋节”,这个称呼显然与四季有关。“八月节”显然与时间月份有关。“团圆节”是从人伦价值层面去界定中秋节的。因为中秋的核心理念就是家人团圆。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会把中秋节称为“女儿节”,从节日的名字可看出,这个节日侧重点在女性。
从中秋节的不同称呼可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的背后,蕴含的是一套老百姓的生活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理念。
虽然中秋节有不同的称谓,但它却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因为中秋节恰好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诗句都是以中秋的核心元素明月为主题,并且表达了作者期盼团圆的思想。可以想象,每到中秋夜晚,一轮圆圆的、亮亮的月亮高悬天空,家家户户在庭院里赏月、吃月饼、话家常、聊亲情。这种其乐融融,家庭和睦美满的意境是多么让人向往。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专属性”节日。清朝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曾经在《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中写道,“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过中秋节,只有中国人,只有华人才过中秋节。我觉得黄遵宪的理解是对的。因为只有中国人将圆月这一物理现象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形成了中国人的专属节日。
中秋节是让中国人魂牵梦萦的日子。即便到了今天,我国许多地方均在以属于自己的方式,对中秋节进行着建构。
一、 中秋节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至少有3000个以上。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传统节日?因为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56个民族,所以地方性的节日、民族性的节日就特别多。
每个节日都有起源,但是要把节日的起源弄清楚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么中秋节究竟起源于何时?中秋节又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节日来源于生活,可以说节日本身就是生活。并且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太阳和月亮。人们通过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规律来安排生活,制定历法。所以有的民族发明了太阳历,有的民族发明了太阴历。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历法、自然现象均有关系,所以追溯起来比较复杂。
中秋节重要的核心元素是月亮。所以中秋节与月亮的运行是有关系的,并且月亮的运行和老百姓的生活又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讨论中秋节起源的时候,我们应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因为中国人对月亮的认知非常早。
比如,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有许多是关于月亮的。在原始人看来,大自然的现象非常奇特,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用神话的形式来解释。古人认为,大自然的现象充满了神的力量。而神本身是以人为基础创造的,并且古人认为神的力量可以超越人类,可以掌控自然现象。
因此,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充满着感恩与畏惧。在这两种心态的影响下,人们慢慢地形成了崇拜、祭祀等行为。于是在中秋节里就形成了祭祀月亮的习俗。
作者: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林继富:中秋节的起源、传承与当代价值》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完整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