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省漯河市征兵办公室组织征兵宣传形象大使在全市开展征兵宣传活动。其中,荣获漯河市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先进个人、双拥先进个人等荣誉的源汇区马路街办事处建设路社区职工李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名普通职工和国防建设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被聘为征兵宣传形象大使?为什么能荣获这么多的荣誉?带着疑问,记者走近李丹去寻找答案……
神秘包裹里装满了家国情
“夏天到了,山上紫外线强,这个包裹是专门给战士们挑选的防晒霜和护肤品。”记者走进李丹的办公室,正好撞见她和同事林霞在准备一个快递包裹。
“这是今年李丹给詹娘舍哨所邮寄的第三个包裹。现在大家都知道她邮寄东西是给哨所的官兵,作为同事,有帮得上忙的,我也会搭把手。”快言快语的林霞打开手机让记者看,去年2月,在网上看到《她是谁?让4600米哨所的官兵找了1000多个日夜》《泪目!他们找了漯河李丹1000多个日夜!》等文章,他们才知道李丹默默给哨所战士寄包裹的事,对于李丹的坚持,他们心中钦佩不已。
“您是怎么想到要给詹娘舍哨所寄包裹呢?”在穿着朴素、讲话和缓的李丹面前,记者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看到边防战士们生活执勤都很辛苦,我帮不上忙,就想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办公室里散发着从窗外飘进来的月季花的清香,有些腼腆的李丹向记者讲起她的故事。
2013年春节前,李丹在看电视新闻时,看到查果拉哨所战士顶风冒雪背水吃的镜头,深受触动。当天,她悄悄给战士买了一些地方土特产邮了过去。不久,她搜索其他哨所的新闻后,发现詹娘舍哨所的战士生活环境特别艰苦,但照片里的官兵一个个却笑得阳光灿烂,深受感动的李丹油然而生关爱之情。
从此,李丹留心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观察詹娘舍哨所官兵的冷暖。2018年年初,医生成功在詹娘舍哨所为哨长詹华实施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李丹看到这一新闻后,第一时间给詹华买了大枣和营养品寄了过去。
“本来不想让他们知道是谁寄的,后来邮局要求留电话,战士们才联系上我,问我是干什么的。他们平时丹姐长、丹姐短的叫,我心里特别幸福,也收获了温暖。”说着说着,李丹的眼睛湿了。
6年来,李丹用一个个小小的包裹持续传递着对边防官兵的牵挂与关注。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我们还不知道李丹给哨所寄包裹的事。”建设路居委会*林霞感慨道,“她的举动也让我们反思,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我们,是否对家国和边防,对那些守护我们安宁生活的边防官兵关注得太少?”
“我们享受岁月静好,离不开边防官兵的常年守卫。边防就是国防,国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漯河军分区政委张宏进说,个人离国防之间有多远?我们可以看成一道算术题,也可以看成一道人生考题。
你的心头可惦念着一块界碑?
一个中原城市,一个边陲重镇,从地图上看相距甚远。然而,李丹用一个个包裹铺成一条通往边关的路,架起了一座沟通军民情感的桥梁。
“李丹给查果拉哨所寄来的第一个包裹我见过,上面写着全体战士收,当时很好奇,打开一看,只留个名字李丹,没留电话。”尽管时隔数年,曾在查果拉哨所所在连当过指导员,如今已是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政治工作处主任的何正海回想往事,仍历历在目。
“李丹是谁?从包裹里精挑细选的食物看,这个人心很细,要么是超市员工,要么是拥军妈妈。”何正海讲,哨所收到李丹的包裹后,战士们纷纷猜想。
“李丹!”2014年八一前夕,詹娘舍哨所哨长马关敬收到写着詹娘舍哨兵全体战士收的包裹,后面署名是李丹和电话号码。战士们给李丹打电话表示感谢,侧面想问问她是干什么的,她只说是“大家的姐姐”。
查果拉哨所海拔5318米,詹娘舍哨所海拔4655米,每年的封山期都达半年之久,犹如直耸云端的两座孤岛。“和平年代,战士驻守边防,同外界接触少,受的社会关注也不多。”何正海感慨,边防官兵戍边守防无怨无悔,如果有更多的人关心关注官兵工作生活,大家会更有成就感、幸福感。“也因此,时间久了,战士们都把李丹当亲姐姐看待。”何正海说。
2018年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登上詹娘舍哨所采访,听到战士们多次说起李丹。经该记者多次联络,李丹才从手机视频中露出真容。
在这次哨所官兵和李丹的视频通话中,他们给李丹唱了《当兵前的那晚上》,唱着唱着,不少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男子汉眼眶湿润了,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歌声。
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李丹的信息逐渐出现在公众面前。这样一个普通人心里面却装着边关将士,在平凡人生中闪耀着不平凡的光。
李丹的事迹让记者深有感触:如果说组织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是战士守护界碑的力量,那么来自社会的关心就是照亮战士巡逻路上的一束灯火。
“早些年,全国各地,尤其是高校青年学子寄往詹娘舍哨所的慰问信、包裹,每个月都能装满麻袋。近些年,一年见不到几封来信。”谈到这些年社会关注的变化,何正海忧心忡忡,他认为,这背后有社会拥军形式转变的因素,也有国防观念淡化的原因。
詹娘舍哨所官兵的心声让记者回味良久:“军人,有一瞬间出现的英雄,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筑起山一样高的壮举;哨所上矗立的是平凡英雄,一点一滴把青春献给祖国,把山一样高的伟岸铺展成了地平线。”
事实上,社会大众多会关注突发事件中的英雄,而又有多少人会关注这些如同地平线一样的官兵?
让社会上更多的“李丹”关注“云中哨所”
“李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吸引了社会上更多人加入拥军队伍中来!”马路街街道党工委*张勇杰说,去年4月,源汇区委、区政府发出向李丹学习的号召,马路街街道党工委也以李丹名义成立“李丹拥军服务队”,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关注边防的浓厚氛围。
“我们要沿着李丹走的路,与哨所建立永不断线的‘李丹情’!”2018年7月,马路街街道党工委组织拥军服务队成员同李丹一同前往詹娘舍哨所慰问,和哨所结成共建对子。
建设路居委会*林霞介绍,李丹患有心脏病,上高原有困难,但听说大家要去詹娘舍哨所慰问,她坚决表示,要上高原去看看这么多年惦念的边防官兵。
一行人从郑州飞到拉萨,再从拉萨坐火车到日喀则,而后从日喀则坐车、步行大半天才登上詹娘舍哨所,长途颠簸中,大家更深切地感受到边防的远,心与国防的距离却因此而变得近了起来。
“詹娘舍哨所的官兵纯洁且伟大,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烙在了祖国边防线上。”李丹回忆说,詹娘舍,意为“鹰飞不过去的地方”,从山下到哨所有200多个“胳膊肘弯”,看着这么多的悬崖峭壁,初到此地的她吓得手心冰凉。
那一天,詹娘舍哨所的官兵排着队,给李丹以最温馨的礼遇。战士们告诉李丹,刚开始听说她要来看望大家,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后来终于见到了猜想多年的“知心姐姐”。
“没到哨所前,脑海里祖国的概念是笼统的。踏上詹娘舍哨所,我深切感受到,我的脚下就是祖国,个人与祖国的利益紧紧相连。”李丹说。
詹娘舍哨所哨长马关敬告诉李丹,哨所官兵巡逻时,再危险也绝不能后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丹姐情注边防,给我们脚下增添无穷力量!”哨所官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一直回响在张勇杰的脑海里,他想不到,李丹的平常之举,一直如此深深地感染着边防官兵。
从哨所离开那天的场景至今让张勇杰难以忘怀:听说他们不在哨所吃饭,下山途中,两名战士送来一盆特意为他们蒸的小馒头,让大家带到山下吃。“哨长说河南人爱吃面食,但在高原,水的沸点低,馒头大蒸不熟,这小馒头昨天蒸了一晚上,放心吃!”淳朴的话语瞬间让车上一行人泪湿了眼睛。
李丹的事迹在媒体上报道后的这一年多里,李丹拥军服务队的成员每隔一到两个月便根据官兵的生活实际,以李丹的名义给哨所发过去一些包裹。源汇区市民知道服务队后,也时不时拿出自家特色物品送到服务队一并寄过去……
国门连着家门,爱心温暖兵心。张勇杰感慨地说:“今后这条拥军路上,我们会有更多的‘李丹’!”
上图:2018年7月21日,李丹结束詹娘舍哨所慰问准备离开时,战士们分别给李丹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并与她拥抱惜别。王士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