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曾用《揭开曹雪芹真实身份的神秘面纱(1-3)》三篇文章,分析了曹雪芹的真实身份。今天,再结合一则批语的解读,再论一下曹雪芹的作者身份。
在书前的“锲子”中,作者写道:
那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石头复归本质后,身上就写满了文字,这就是《红楼梦》的原稿,书中叫作《石头记》。空空道人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路过时,就将这块大石头身上的“石头记”故事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也就是开始流布于世了。
后来,曹雪芹就于“悼红轩”中对这“石头记”进行修改。那曹雪芹是怎么修改的呢?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石头记”就成为一部小说了。
作者还题了一首标题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书的来历)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在这首标题诗的位置,书中有一则批语,内容很丰富,值得解读一下。
【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作者)哭成此书。壬午除夕(1763年的2月12日),书未成,(曹雪)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这样的话)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1774)八月,泪笔。(畸笏叟)】
第这则批语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作者)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意思是,能解读出这首诗的“其中味”者,才会有辛酸之泪,所以曹雪芹是“哭成此书”的。就在壬午除夕的晚上,在《红楼梦》这部书还没最终完成的时候,曹雪芹就因“泪尽”而去世了。可见作者也是和林黛玉一样,活在世上是来以泪还债的。
批语中的这个“壬午除夕”是农历1762年的除夕,阳历已经是1763年的2月12日了。
曹雪芹为什么哭成此书?因为曹雪芹最能理解这首诗的“其中味”,是书中故事的亲历者,最能体会这“情债”的严重后果。
既然是“哭成此书”,那说明曹雪芹是写完这部书了。而“书未成”是指这部书还没最终修改完成,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再斟酌、再推敲、再修改,时期尽可能地完美无缺。
这则批语中,还有一段“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的意思是,批语的作者经常为雪芹之死而哭泣,眼泪也几乎流尽了。每当思念雪芹的时候,就想找到那座“青埂峰”,再去问问“石兄”。虽然“石兄”常在,可是却再也遇不到那个癞头和尚,也就无法“念咒书符,大展幻术”,把自己携入红尘去体验人情滋味了。批者是多么失望啊!
这则批语的第三段是“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这样的话)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其意思是,从今以后,我只想“造化主”再造出“一芹一脂”来,认真批阅增删《红楼梦》,使其成为一部完美的作品。这样的话,这本书是多么幸运,我和作者也可以心满意足地长眠于地下了。
这里的“一芹一脂”是指曹雪芹和脂砚斋。“余二人”是指批者与作者。解读到这里,以往总觉得语句不通,读着很别扭。可转变思路以后,突然间恍然大悟——这“一芹一脂”其实是指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即曹雪芹就是脂砚斋!要是“一芹一脂”是两个人的话,这则批语的第三段根本就解释不通,即“余二人”应该是说是“余三人”,否则就顾此失彼,说不通了!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就是一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过程,其所依据的底本就是其旧年的作品《风月宝鉴》!再根据二十一回的回前批语“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这四句诗的含义可知,“一芹一脂”就是曹雪芹的两个身份,所以才可以说是“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就是曹雪芹自己以两个人的身份在写书和批书!
这则批语的第四段是“甲午(1774)八月,泪笔。(畸笏叟)”这是这则批语的时间和落款,但将落款人的名字省去了。这个“甲午八月”是1774年的八月,距离雪芹逝世已经过去11年另8个月了。
第廿二回中有一段靖藏眉批【前批知者聊聊(指凤姐点戏,脂砚执笔批)。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 ,这是畸笏叟在丁亥(1767年)夏所作的批语,此时曹雪芹和脂砚斋已经去世了。所以,到“甲午(1774)八月”的时候,脂砚斋不可能做批语了,作此批的人只能是畸笏叟。
畸笏叟是曹頫的身份!详情另行论述,请届时交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