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团圆夜。
我们吃的其实不是月饼,而是一块真材实料的好月饼里,蕴含的真情实意。
(一)我不记得第一次吃月饼的味道了,想来应是父母在身边。母亲掰下一小块,送进我的嘴巴里,或许是我刚长牙时,也或许更早。
总之,我第一次吃月饼,一定是和父母在一起。
我在一个小镇上长大,镇子上逢到中秋,就有很多在路边烘焙月饼的摊贩。
在我的记忆中,烤月饼的炉子形状类似汽油桶,桶外四周皆用泥糊,桶口上放着一个大铁铛,两根铁棍焊接在铁铛上,架在炉口,炉底生着炭火。
它有些像做烧饼的土炉,但铁铛不可手摇。
那时候,月饼的口味不像现在这么多,最多的还是五仁月饼,而且硕大无比,一块月饼能吃上大半天;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在炉子边等待,还会得到一个烫手的月饼。
那时,月饼种类虽少,但每个人都吃得很开心。毕竟,这月饼做起来那么慢,一年也只能吃这么一回。
(二)
在郑州,福晶园月饼的名气也算比较大的了。从创立品牌到现在,有16年了。巧的是,“福晶园”三个字,大大小小的口字加起来,也是16个。
福晶园的创始人叫刘群立。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爱笑。16岁的农家孩子从老家出来工作,第一站就是广东深圳。当时,他在一家糕点铺做学徒,学习做糕点、面包和月饼。
神奇的命运之手,翻云覆雨。2000年的10月16日,刘群立的“福晶园”蛋糕房正式开张。
如果要写,那就是一部典型的励志鸡汤。我们不说故事,只说他的月饼。
(三)
福晶园月饼的口味现在只有12种,当然,之前很多。因为调控定位的原因,只保留了这些。
刘群立对月饼的定位,既有西式,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也有秉承传统,加以创新的,所以受众面比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