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明朝亡于李自成之手,清兵趁机入关,清朝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前已经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位皇帝,入关时是第三位皇帝顺治帝在位时期,虽然制度上已经大致成型,但毕竟是由割据政权成为全国性大一统政权,所以在自身八旗制度的特色上,全盘接受了明朝的制度,因此被称之为“清承明制”。
顺治九年,亲政后不久的顺治帝仿明朝二十四衙门设立了十三衙门,全部由太监组成,工作性质主要是服侍皇帝及其皇族的日常生活。
但顺治帝此举遭到了朝臣的强烈反对,年轻的顺治帝坚决不肯让步,十三衙门因此得以成立。
到了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前夕,留下了以幼子康熙继位,同时以四位大臣辅政的政治格局。但顺治刚一驾崩,四大辅政大臣马上就将十三衙门撤销,同时*了顺治帝的亲信太监吴良辅。
按理说十三衙门属于是清初“清承明制”的一个正常设置,那么为什么设立之初就被朝臣强烈反对,在顺治帝死后,更是被四大辅政大臣马上废除了呢。
表面原因来看,是因为当时清朝有鉴于明朝的太监乱政弊端,所以将十三衙门撤销,避免清朝再重蹈明朝覆辙。
但究其原因,朝臣并非都是忠君爱国之士,四大辅政大臣也并非铁板一块,但都对十三衙门出奇的厌恶,甚至欲除之而后快呢,主要原因不在于前明的前车之鉴,而在于十三衙门还被顺治帝赋予了其他权力,可以同官僚集团争权夺利,所以这些大臣们才出奇的一致。
那么顺治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竟然对明朝的太监乱政弊端视而不见呢?
主要在于顺治帝看出了明朝宦官制度的优越一面,所以才坚定不移的以明朝二十四衙门为蓝本设立了十三衙门,以谋求通过太监来将权力从八旗大臣手中夺回。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不明白了,明朝的太监乱政不是出了名的吗,怎么还有其优越的一面呢,那么宋安之就先来说说明朝的宦官制度的另一面。
明朝的政治模式经过演变,在中后期开始,形成了监(司礼监)、阁(内阁)共理朝政的模式,说白了就是太监势力代表司礼监和文官集团代表内阁齐驱并架,并且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而皇帝居中调节,从而一直保持自己大权在握。
虽然在历史上唐朝和明朝的太监乱政是出了名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首先就兵权来说,明朝虽然自中后期开始,在各地大规模派太监监军和设置镇守太监,在京营设置提督、坐营、监枪太监,使太监掌握了很大的兵权,但这种兵权并不完整。因为明朝不只是以太监掌握兵权,还以文制武,也就是说跟太监共同掌握兵权的还有文官,再加上本来就掌握军队的武将,一共是三方掌握兵权,并非是太监一家独大,三方形成互相牵制之势,都不可能做到独自掌握兵权,最后只能乖乖听命于皇帝。
而唐朝就不一样了,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各地的节度使是尾大不掉,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内部神策军开始成为朝廷直控的主力部队,结果神策军兵权还被太监彻底掌握,使皇帝受制于家奴太监,被太监随意废立甚至废*。
也就是说明朝的太监拥有的兵权并不完整,所以再猖狂,诸如刘瑾、魏忠贤之流,皇帝要收拾他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唐朝的太监拥有独立的兵权,自然是反客为主了。
那么为什么明朝太监没有兵权,还会出现太监乱政情况呢?
其实说白了,太监属于皇权的附属存在,可以说是皇权的影子,他的存在就是在于对抗文官集团,保证皇帝大权在握的,就这点来说明朝的监、阁共理国政的政治模式并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