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在一所公立小学当老师十几年了,现在教三年级语文,她发现,自从一二年级取消作业、考试后,学生和家长出现了2个极端。
1、家长躺平,孩子基础没有打好
很多家长一听说一二年级没有作业、不用考试,非常高兴,自己不用辅导孩子写作业,和孩子的矛盾也减少了。
家长直接躺平,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就是玩,很少看书、做练习,学校不考试,一学期下来,孩子学得好坏,家长也不清楚。
等上了三年级才发现,孩子基础没有打好,很多地方都不行,例如很多字不会认不会写,乘法口诀不会背,甚至做计算题时,还需要掰手指,掉队现象很明显。
2、家长加压,孩子学得好但意见大
另一类家长呢,他们并没有因为取消作业、考试就对学习松懈,他们拒绝躺平,亲自给孩子加压,每天一小考,周末一大考,卷子做不停。
邻居文文妈就是这样,她担心文文上三年级了跟不上,准备了好几本习题册给文文做。
每天放学后,文文只能在家做习题,一开始还好,时间久了,文文也很不解,总是吵着要出去玩。
文文妈不让出去,文文就哭着反驳她:“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用做作业,我每天要做,为什么我不能出去玩?”对做作业越来越抵触。
尽管文文上三年级后,能很快跟上老师的进度,成绩很优异,但文文一点都不轻松,跟妈妈的关系非常紧张,对妈妈有抵触心理。
表姐跟我说,这两类家长的做法都不可取,躺平、加压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对孩子来说是一道坎,也是成绩好坏的“分水岭”。
一二年级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孩子先打好基础。
上三年级后,对孩子的课堂要求也更高了,语文开始写作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难度都增加了不少,这不仅需要孩子灵活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还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
如果孩子的基础不扎实,学习思维跟不上,到了三年级就很容易跟不上进度,考试成绩差,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等上高年级了,如果孩子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学习习惯没有调整过来,成绩很难提升上去。
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尽管取消了作业、考试,让孩子减轻学业负担,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躺平,更不能自己给孩子加压。
表姐说,想要孩子避免三年级现象,在高年级学习后劲十足,一二年级时一定要狠抓3点:
1、阅读习惯
孩子成绩的好坏,尤其是语文成绩,建立在孩子阅读能力高低的基础之上,缺少阅读能力,孩子越往高年级,学习后劲越差。
语文从三年级开始,由简短的看图写话转变为了真正的作文,不仅字数增加,题目选择也更加广泛,考试题型中还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部分,非常考验孩子日常阅读的积累。
我们家长在一二年级,乃至更早,就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写作能力都会有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