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线槽敷设方法、措施
金属电线槽的安装须符合《电气装置安装丁程lKV及以下配线丁程施丁及验收规范》规范的要求。电线槽的安装,一方面要便于以后的敷管和布线,又不影响别的单位施工,另一方面要美观整齐。
金属电线槽安装时,吊点和支持点的距离,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确定,一般在直线段固定间距不应大于3 米,在电线槽的首端、终端、分支、转角、接头及进出接线盒处不应大于0.5 米。在弱电井中,电线槽沿墙敷设,用塑料胀管配自攻螺丝固定。在吊顶内敷设电线槽时,用吊架悬吊安装,吊杆用四号角钢制作,对较小的槽,用L 型支架固定,而较大的电线槽,用U 型支架固定。角钢上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角钢与电线槽之间用拉钉连接固定。吊装金属电线槽在吊杆安装好以后,进行电线槽的组装,首先应安装干线电线槽,后安装支线电线槽。金属电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直线段连接应采用连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栓螺母紧固,连接处间隙应紧密、平直。在电线槽的两个固定点之间,电线槽与电线槽的直线段连接点只允许有一个。
电线槽必须以1.25m至1.5m之间距支承于墙上或悬挂于天花板上,并须完全垂直和水平。在加上电缆之荷载后不应有明显的弧垂。在电线槽之悬挂点上须加一块厚度不小于3mm之加强垫板或垫片,其截面不得小于电线槽之半。在供电讯线用之垂直电线槽内沿其底面必须固定一块厚度不小于20mm之加强垫板或垫片以安装垂直及倒装的电话电缆。按图标设置分支电线槽。除电讯电线槽外,垂直电线槽内必须装置支持装置以防止由于电缆白重而弓起电缆下垂及电缆受到张力。跨过沉降缝处的电线槽必须考虑伸缩及保持接地的连续性。所采用的方式必须预先经建筑师/工程师批准。进入电缆槽之地点必须防止浸水或加以防水保护。在安装线路前,所有电线槽上之破损及尖锐的边缘必须予以清除。电线管与电线槽之连接必须使用镀锌的联接管箍与套筒。电线槽上不得有敲落孔,开孔必须于工地钻孔。在切割后,电线槽之尖锐边缘必须磨平以免擦伤电缆并须涂以防腐蚀油。当电缆槽盖打开后、在电缆可能从槽中落出之处须装设防护条或其它适合的夹持装置。所有电线槽须在当地方涂上其系统认别的每个中文字须为50mm高。
地板内电线槽系统:整个地板内电线槽系统之安装必须按照制造厂商之指示进行。整个地板内电线槽系统必须于浇灌面层前安放妥当。出线盒和分线盒顶标高须于丁地确定。电线槽系统安装时,每个连接必须紧密以保证接地之连续性。电线槽、分线盒及出线盒均必须座于平整光滑地曲上。当底面稍有不平或较为粗糙可抹一层薄薄的面层作底。在电线槽顶上必须加一层金属线网以保持与混凝土的粘接。在电线槽系统安装中及安装以后,整个系统必须妥善地加以保护与遮盖以免浸水及进入垃圾。
二、线管敷设方法、措施
(1) 管与管连接:
直接将导管插入直管接头或套管接头,用扣压器在连接处施行点压即可。
(2) 管与盒连接:
先将螺纹管接头与接线盒连接,再将导管插入螺纹管接头的一端,然后用扣压器在螺纹管与导管街头出施行点压即可。导管连接示意图详见文字叙述中附表内容:表7
(3) 注意事项
1) 电线管不宜穿过建筑物、构筑物或设备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另设保护管或采取其它措施。
2) 电线管路敷设及管内穿线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3) 电线管路弯曲处敷设,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纹等缺陷,其管材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4) KBG管电线管路明敷设时,支架、吊架的规格,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² 圆钢:直径6mm。
² 扁钢:30 mm×3 mm。
² 角钢:25 mm×25 mm×3 mm。
² 埋注支架应有燕尾,埋入深度不应小于80 mm。
5) 电线管路水平或垂直明敷设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6) 电线管路明敷设时,排列应整齐,固定点牢固、间距均匀。电线管路最大间距要求表详见文字叙述中附表内容:表9
7) 电线管路明敷设时,其固定点所采用器材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
8) 电线管路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时,管路与墙体或混凝土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5mm。
9) 管电线管路暗敷设时,管路固定点应牢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²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与钢筋绑扎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000mm;
² 敷设在砖墙、砌体墙内的管路,剔槽宽度,不应大于管外径5mm。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000mm;
² 敷设在预制圆孔板上的管路平顺,紧贴板面,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000mm。
10) KBG管电线管路连接,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不应敲打形成压点。严禁熔焊连接。管路为水平敷设时,扣压点宜在管路上、下方分别扣压;管路为垂直敷设时,扣压点宜在管路左、右侧分别扣压。
11) KBG管电线管路,当管径为Φ25及以下时,每端扣压点不应少于2处;当管径为Φ32及以上时,每端扣压点不应少于3处。且扣压点宜对称,间距宜均匀。扣压点深度不应小于1.0mm。且扣压牢固,表面光滑,管内畅通。管壁扣压形成的凹、凸点,不应有毛剌。
12) 线管进入盒(箱)时,应一孔一管,采用螺纹接头连接并应锁紧,管与盒连接采用I型螺纹接头,管与箱连接应采用Ⅱ型螺蚊接头(又称爪型螺纹接头)。
13) KBG管及其金属附件组成的电线管路,当管与管、管与盒(箱)连接符合上述管路连接规定时,连接处可不设置跨接线。管路外壳应有可靠接地。但不得熔焊连接。也不得作为电气设备接地线。
三、线缆敷设方法、措施
本项目工程由于系统较多,所用线缆的类型和规格就比较多。主要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同轴电缆,普通铜芯线、信号线、屏蔽线和控制电缆等。
(1) 电缆的敷设方法:
1) 线缆在敷设前,应做外观和导通检查,并用500V 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2) 敷设线缆要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要适度。
3) 在同一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最好不要将强电线路敷设在同一线槽内。
4) 电线穿管前应清扫管路,穿线时不应损伤导线。
5) 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线管。
6) 控制盘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编号。
7) 每个接线端子最多可以接两根导线。
8) 导线与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量。
(2) 具体实施细节如下:
管路敷设时,管路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6倍。管入盒、箱、桥架处管口应平整、无毛刺。管口露出箱盒上于5mm,用锁母固定,接地处应跨接良好。管口露出锁母的丝扣2---4扣,并应一管一孔,孔的大小应与管径相吻合,管道连接处清洁、美观、电气连接牢靠、严密。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些防水、防暴接线盒,无弯时30m,一个弯时20m,两个弯时15m,三个弯时8m。如无法加接线盒时,应将管径加大一号。
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必须用专用开孔器开孔。
智能化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采用同槽分离方式敷设,但电压大于65V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敷设。特别是视频信号与动力线之间应有良好屏蔽和隔离,防止信号窗口窜扰和电磁干扰。
视频线长度不够,需接头时,采用专用对接接头连接,屏蔽线的屏蔽层与上位机及下位机要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设备接线时接头必须上焊锡再接入端子。开关件安装,其必须稳固、牢靠,高度按规定标准,并保证横平、竖直。
精密设备安装时带手套操作。
线缆敷设时,必须在电缆盘上方放出并保质松弛。放线过程中线缆严禁打小圈,螺丝波浪等现象,视频线中间如要接头需专用电缆头连接,多股线与设备使用铜线进行连接。
设备处导线连接时应根据实据情况留有的余量,导线按图纸提供的线号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编号进行子接线。
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顶装设备横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
四、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在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或与有关部门积极联系,核实工程范围工程所在地及周围的上下水、通讯电缆、人防工程等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措施。
根据甲方指定的建筑,在其范围内认真观察地上设施,并详细记录其准确位置,应在进场前做出防护措施,设置临时围墙,并挂牌加以警示,晚间挂长明灯,以防有人误入,并派专人加以管理。
对地下管线及设施一方面根据地上设施,分析其地下管线及设施的方位、走向,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申请索取本地设施资料对可能存在的地方不得随意开挖、打木桩、搭临建。对于有电路、光缆通过的区域应避免在该处设蓄水池、排水沟。
工地设专业小组对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保护进行指导、检查,并责任到人,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