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因为中国海南岛的渔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最早占有南海岛礁,在风帆时代,南海周边国家中,只有中国海南岛的渔民,有技术、有途径、有能力、有动力去探索和开发南海,所以南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翻开南中国海的地图,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南海九段线”能切到海上邻国的家门口,茫茫大海中的岛礁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邻国距离这些岛礁比中国近,为什么不在古代就占为己有?这里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出发做一些讨论。
一、古代中原王朝对海南岛的移民催生了中国人对南海的探索
在古代,由于海南岛距离中原王朝十分遥远,历来被视为蛮荒之地、化外之地,中原王朝对于海南岛的控制和开发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南岭以南置象郡,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后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海南岛被纳入南越国疆域。汉武帝时期,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平定南越,在海南岛置珠崖郡和儋耳郡,海南岛被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汉代以后,中原王朝对海南岛的移民逐步增多,主要原因有逃避战乱和饥荒、官员贬谪等。移民潮为海南岛注入了汉文化的基因,海南岛对于中原王朝的向心力逐步增强。移民潮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其中以闽南地区移民为主,目前海南岛约2/3的人口为闽南移民后裔。在杂糅了黎语、粤语、潮汕方言、客家话等成分之后,海南岛上形成了闽南语的支系的——雷-琼方言,为岛上大多数居民所通用。由于闽南移民渡海之后,最先到达和定居的是海南岛的东部、东北部沿海,如琼山、文昌、琼海、万宁等,这一带逐渐成了古代海南岛文化和科技最发达的地区。
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山地为五指山脉和黎母山脉,四周为沿海平原和丘陵,在闽南移民较为集中的北部沿海平原有著名的“琼北火山群”,该火山群在大约1万年前曾发生过剧烈爆发,火山岩覆盖了海南岛北部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土壤层较薄,能承载的农业生产力有限。另外,海南岛东部、东北部沿海地区砂质土壤居多,肥力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水稻种植,加之常有台风登陆,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往往会导致一季作物绝收。显然,海南人的先祖们在土里刨食绝非易事,既然土地的生产力有限,海南人民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了浩瀚的大海。
海南岛地形图
海南岛沿海以沙质海滩为主,近岸砂多水浅不利于船舶停靠,优质深水港口较少,在闽南移民较为集中的东部地区,较好的港口仅有文昌铺前港、文昌清澜港、琼海潭门港等,但正是这为数不多的渔港,将浩瀚的南海,拉入了中国的怀抱。
二、海南渔民开发和利用南海的路书——“更路簿”
在海南文昌、琼海的老渔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曾在海南岛停靠,船队教授给当地渔民如何航行才能到达南海各个岛礁,渔民们根据指导驾船前往南海,并一次次根据实际航行的情况对偏差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了帆船时代的经略南海的路书——“更路簿”。
更路簿一页
根据学者考证,海南渔民首创的南海“更路簿”形成于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明初,盛行于明中叶、清代及民国初。“更路簿”是一部航海手册,记录了帆船在两个岛礁之间航行耗时、航行方向、以海南话命名的岛礁名称以及辅助航行的水深与潮汐信息等。其中“更数”代表的是航行在两个岛礁之间的航行耗时。古人将一天计为10更(每一更相当于2.4小时),两个地点间航行耗时就用“更”的数量来表达。因为不依赖于航海图航行,所以不需要用难以在海上测量的长度表示两个岛礁之间的距离,而是用航行时间表示,再根据风向、风力、海流等因素根据经验进行微调。如果将单位更数换算为距离,根据海南渔民的经验,1更距离长度相当于10海里。“路”指的是罗盘方向,将这些“更”和“路”按照岛礁的先后顺序合成在一起,就形成了《更路簿》。例如:《更路簿》中按顺序记录了“自白峙仔到双峙驶乾巽已亥,平二十八更收”,释义为:从白峙仔礁(西沙盘石屿)到双峙礁(南沙北子岛),航行方位用罗盘上的乾巽已亥针,航行二十八更的时间后可到达双峙。
更路簿记载的岛礁名称,均是用海南话命名
海南渔民在南沙海域作业的范围几乎覆盖所有岛、礁、沙、滩以及暗礁、暗沙、暗滩等,东达蓬勃暗沙(渔民称:东头乙辛,意思是用罗盘乙辛方位走到最东,此处可看到菲律宾连绵山脉) 西至日积礁(渔民称西头乙辛,即罗盘乙辛方位走到最西) 南抵 南屏礁(渔民称墨瓜线,意思是此处盛产黑海参,状如墨瓜)一带。以太平岛(黄山马)为界,“更路簿”指示的南海作业路线可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和到新加坡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