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6600字,配图20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谈及“太平洋战场上驱逐舰夜间雷击突袭”的话题,熟悉太平洋战争的海战史爱好者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想到日本海军的水雷战队。日本海军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就非常重视夜间雷击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渐减迎击”作战的框架下,日本海军经过潜心研究,凭借严苛的训练和量身定制的舰艇武备,打造出一支擅长夜战、精强凶悍的驱逐舰部队,在战争中创造了诸多经典战例,一度令盟军谈之色变。然而,在太平洋战争的史册上,第一场成功的海上夜袭战并非日军水雷战队的杰作,而是战争初期饱受诟病的美国海军驱逐舰部队的战绩,这就是发生在1942年1月24日夜间的巴厘巴板海战。
南洋烽火
太平洋战争以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奇袭珍珠港揭幕,但日本在战争初期的真正目标是与夏威夷远隔千里的东南亚,即所谓“南方资源地带”,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可或缺的,其中尤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最为重要,每年800万吨的产油量足以满足日本一年半的消耗,因此占领荷属东印度是日军南方作战的终极目标,开战初期的马来作战、菲律宾作战其实都是为进攻荷属东印度开辟通道。
■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荷属东印度的版图。
荷属东印度是一个东西绵延4000多公里、面积达190万平方公里、由超过3000个岛屿组成的千岛之国,而日军用于征服这片广袤之地的陆军部队仅有约10万人,尽管在海空兵力上占有优势,却远远不足。有鉴于此,日军对荷属东印度的进攻只能采取多路突击、逐次跃进的方式,首先占领苏门答腊、婆罗洲、西里伯斯等外围岛屿,最后合力进攻荷属东印度的中心爪哇岛。1941年12月16日,日军在婆罗洲北海岸的米里登陆,揭开了日军战史上所谓“兰印作战”的序幕。1942年1月初,日军又以两栖登陆和空降突袭的方式先后占领了婆罗洲东北部的打拉根和西里伯斯北部的万鸦老等地,而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位于婆罗洲东海岸的石油中心巴厘巴板。
■ 1942年1月空降在万鸦老的日本海军伞兵,来自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军,盟国的反应即迟钝又无力,直到战争爆发近一个月的1942年1月3日才成立了美英荷澳联合司令部,即ABDA司令部,由英国陆军上将韦维尔担任司令,指挥多国部队展开防御作战,但各国各怀心机:英国将保卫新加坡作为首要目标,荷兰力图守住被其视为“第二祖国”的东印度群岛,而美澳力图阻止日军进入西南平洋地区,进而威胁澳洲本土。战略指挥上的不统一导致联合司令部形同虚设,各国部队分区防守,各自为战:英军集中在荷印东部,荷军防守荷印中部,而美军在荷印东部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