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那时候他的财富足有5000万,可谓是富得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有钱的王老板,被国民党当局盯上了。
50年代,退到台湾的老蒋决定出一张“五谷丰登”的牌:休养生息,好好发展经济。
而那一时期,老美自然也答应给他资金上的援助。
比如在纺织、水泥、塑胶等行业上,美国就愿意给台湾大约15亿美金资助,但有个要求就是,这些企业必须是民营。
于是,账上趴着一堆现金的王永庆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未来台湾要大搞经济建设,塑胶行业非常有前途,你来干吧。”
在当时,王永庆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什么是塑胶?
王永庆不知道,他的朋友们也没见过。那要怎么干?
但是,商业眼光敏锐的王永庆还是看好塑业未来的发展。
有一说法,就是他当时拜访了很多专业人士,也去了日本企业参观学习。
但是,这种止于皮毛的了解和真正去做还是有巨大差别。
果不其然,一年后因为库存积累过大,销量低迷,王永庆的塑业公司出现了巨大的亏损。
合伙人找到他撒泼耍赖,觉得是被他坑了。
王永庆索性也不废话,买下了对方的股份,专心一个人干。
不过,这一下王永庆的压力更大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产品库存挤压,难以销售呢?
彼时的台湾市场对塑粉的需求远远低于王永庆公司的产能,其次日本的塑料制品以其更低的价格大量向台湾倾销,严重冲击了本土企业。
思来想去,王永庆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的成本下不去,价格太高了,其次就是日本的成品价格更低。
于是,他做了一个赌身家的决定:扩大生产力,同时投入下游产业。
1958年,王永庆成立“南亚塑料公司”直接作为台塑产品的下游加工与销售业者。
在这样孤注一掷的投入下,成效逐步显现了。
1960年,台塑每月总产量翻了10倍,增加到1200吨,并开始外销。
等到70年代末的时候,日本塑胶工业开始萎缩,王永庆率台塑*入日本市场,向塑胶行业的头部企业发起进攻。
1978年,台塑的营收业绩创下10亿美元的纪录。
另外,在1973年和1978年的石油危机下,聪明的王永庆顺势抄底,拿下了数家美国化工厂,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优势。
1993年,台塑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VC生产业者,"南亚"成为全球最大的PVC加工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