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说跨线桥梁为了减少对线下道路的影响,在施工时采取先建好桥梁段,然后进行转体的办法,接通两边固定桥段。但这么重的桥梁段如何转体?我一直不太弄明白。事先在桥梁段与桥墩之间弄好转体机构?用什么推动它们转体?
昨天凌晨,在2台DLD1200液压连续千斤顶 2台ZLDB液压泵站的大功率牵引下,经过65分钟顺时针连续旋转,位于惠州市惠城区红花湖后侧的广汕高铁跨京九铁路特大桥连续梁,完成双幅同步墩顶转体77度,在距轨面33.4米高空中实现两个梁体精准合龙对接,成功“飞渡”京九铁路上方顺利“牵手”,打通了广汕高铁建设的“咽喉”要道,下一步将进入无砟轨道及铺轨施工阶段,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正巧有机缘到现场一看究竟,终于弄明白了桥梁转体的原理。
广汕铁路惠州市区段从博罗县城附近跨越东江后,在惠城西部山地一路穿山过涧,先与去年底刚通车赣深高铁十字相交,然后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一连跨越长深高速、京九铁路、惠新大道,贴着红花湖后面地下东行,钻出地面与深圳联络线在惠城南站汇合。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工程就是要跨京九铁路特大桥。
这条特大桥全长698.54m,其中转体连续梁全长157.858m,采用(44.358 72 40)m不等跨设置,分两段悬浇节段为对称T构,与京九铁路呈77度夹角,同时跨越运营中的京九铁路、长深高速公路、惠州市市政道路惠新大道,地理位置显要,技术工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