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10月28日,以“全媒体时代: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开启了首场“释放媒体融合新动能”分论坛。论坛现场,记者对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侠客岛”创始人之一刘少华进行了专访,就媒体融合与转型等话题聆听了他的独到见解。
谈初心:为何要固守于传统?
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知名新媒体品牌栏目,“侠客岛”在2014年创办之初就引发了媒体行业空前反响。随后,“侠客岛”背后的部分主创人物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其中之一,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少华。
推动传统党报尝试转型,从文字记者到新媒体写手,是什么触动了他的转型?刘少华的答案是——媒体转型是时代趋势和潮流,不可避免。“我们看到有人在试着推开媒体转型的大门,于是就决定去做其中的一分子。”
同时,刘少华觉得,自己已经是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了,那么试着去生产新媒体内容,似乎也未尝不可。“我们作为年轻记者,自己都天天在看新媒体,那为什么还要将写作的平台局限于传统媒体呢?”
此后的日子里,尽管没有绩效、稿费、打赏,但包括刘少华在内的主创们凭着一腔写稿热血,换来了大幅增长的粉丝数和超乎预期的阅读量。至今,“侠客岛”原创内容超过1600篇,近1000篇阅读量达到“10万 ”。
谈写作:要理解公众情绪
刘少华认为,一篇新闻要在网上形成轰动效应,要成为“爆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即这一社会热点本身要能够触动公众的神经。“公众对热点是很敏感的,他们的反馈是真正的舆情。记者在写作时不仅要充分理解选题,还要更加理解公众情绪,和社会同呼吸、共命运。”
在打造“爆款”时,如何抓住写作的细节,是他非常关注的重点。“我们在写作时,在技术上是要达标的,例如大家在手机上都不爱读很长的文章,喜欢言简意赅,那么在写作时就不能写得太长;年轻人喜欢读轻松、活泼一点的文章,那文章就不能写得过于传统死板,这些都是决定阅读量高或低的重要因素。”
过去,媒体对时政新闻的解读通常会过于严肃,但“侠客岛”轻松而清新的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某种空白。事实上,刘少华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侠客岛”的文章会如此受读者欢迎,他总结的是,要把时政新闻写得让大众愿意读、喜欢读,答案在于“简单、不绕、不故作高深、幽默且犀利”。
谈未来:转型要靠技术进步
当前,媒体正处于融合发展的关键期,在这样的趋势下,媒体行业将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格局?刘少华认为,这是难以预测的。
“事实上,媒体转型是一种被动的改变,因为它取决于互联网、取决于技术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只能说,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最活跃的改革先锋们,是‘被动’得比较积极的一类。”他笑言。
对于党报的转型融合发展之路,在刘少华看来,由于不同省市的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以深圳为例,它是个非常发达的城市,市场化程度很高,自媒体也空前活跃,这确实为党报的融媒体带来了不小的竞争。”他认为,党报如何将自己的权威性将每个城市的市场环境结合起来发展,并利用好自身优势,是转型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