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以来,香港的违法暴力活动不断扩散升级,牵动着广大爱国爱港人士的心。近日,本报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专访了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请他谈了谈纷乱之下,对当下香港及其未来发展的见解与思考。
截至发稿,“侠客岛”微博发起的专访直播已获700余万播放量;播出当晚,有近200万网友实时观看了记者对话何君尧全程。
侠客岛:自反修例风波发生以来,香港的*乱已经远离了它最初的原点,带有“颜色革命”的特征,就您的观察,变化的背后有何深层次原因?
何君尧:引渡逃犯在国际上很普遍。香港在1996年的时候已经有了条例,允许香港跟海外其他国家有刑事的管辖安排。香港回归前,法律本地化,当时跟30多个国家达成协议进行刑事司法互助,其中有22个国家允许逃犯引渡。
但很奇怪的是,香港和香港以外的中国其他地方都不允许引渡。直到去年有香港居民在台湾旅游过程中犯了谋*罪,台湾犯的法,逃回香港来。我们根据香港法律以洗黑钱等罪名判了罪,但拘留到今年10月份就要放出来,所以我们要尽快把相关条例通过。
没想到反对派以及其他别有用心的人在这个条例上大做文章,把事情扭曲、过分夸张,引来很多人反对。
回顾整个事情的演变,我们已经看到美国在背后的作用,美国驻港领事在香港问题上指手画脚,讲修改条例对香港有不好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台湾蔡英文批评修例也很积极。
条例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条例的修改可能会影响某些人的既有利益,这就构成了反对的动机。颜色革命其实就是权力斗争,对香港“一国两制”下特区的管治冲击很大。
侠客岛:前几天香港的游行中,警方拘捕了一名12岁的孩子,这让香港的国民教育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关注;而在媒体方面,香港的很多媒体都是“逢中必反”,炒作内地和香港矛盾。您认为,为什么香港回归20多年之后还会有这样的情况?
何君尧:先说教育问题。香港在1997年之后,对教育做了改革,中国历史方面的教育比较淡一些,所以造成国家意识薄弱。通识教育中对国民教育、国家认同做得很不够。我们太强调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是不好,但纯粹是教年轻人怎么批判,不懂得怎么分析、建议,这个建议肯定是以对国家、对香港有利内容为主,这是教育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香港的传媒。现在成为香港记者协会的会员很轻松,交50块钱就可以拿到一个记者协会的记者证。专业的记者资格没有严谨的审查,入门门槛比较低。在新闻教育里,应该要比较中立客观来看待事实寻找真相,但是现在的香港媒体有既定的政治立场,把某些事实已经抹去了。这个也影响了香港年轻一代的想法。
侠客岛:您刚才也讲到,不少香港青年在“一中”的认同上并不强,在他们心目中,内地的形象为什么如此固化?能分享一下您在内地的一些见闻、感受吗?
何君尧:问题还是在于教育方面的国民认同。年轻人容易受到某一些老师的误导,特别是在通识教育课程里不太正面的灌输,导致一些香港年轻人对内地的印象仍然很落后,他们又不愿意到内地去。
我倒是常常到内地来。内地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我们看到内地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好,新的城市一座又一座建起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也做得挺好,高铁世界有名。复兴号、和谐号等等加速了人民的交流。中国已经从以前落后的、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86年,我刚刚考完大学的律师专业资格,但成绩还没有出来。我有一个心态是,成绩合格不合格我不知道,但我先去北京,到长城去做一条好汉。当年我坐火车,从香港红磡出发,一路坐了36个小时。我到长城去,看长城内外不同的风光,当时觉得这就是国家,这就是北京。
2007年我去乌鲁木齐,去火焰山,我在《西游记》里见过这个名称,但是自己身临其境到那个地方,看到那些地貌、地形,给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一个同行的朋友跟我说,我以为自己很伟大,但是来新疆,看到这一片沙漠,那么宏伟,那么浩荡无边,才了解自己很渺小。
我们国家确是一个大国。现在交通那么方便,为什么我们香港的年轻人不把握这个机会多了解国家呢?
侠客岛:大家都很关心香港的出路和未来,那么您对香港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对香港的青年有什么想说的话?
何君尧:香港回归20周年时,*主席到香港跟我们一起庆祝。他讲道,这些年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他引用了香港俗语讲,“苏州过后无艇搭”,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香港的年轻人不要固步自封。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只是观光,也有事业发展的机会,有广阔的市场,有良好的机遇,现在去内地创业的香港青年也很多,要多走出去、多走进去。
采访:叶 子
录音整理:张远晴、宋 爽、陈 鑫
拍摄:张少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31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