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化的三大核心,大抵在儒释道这三家之内,儒家子弟称为儒生,佛门子弟称为和尚,道家子弟称为道士,这三个群体在古代都是受人尊敬的。他们供奉的场所也有三种称呼。分别是庙、寺、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庙、寺、观的历史和由来。
在现在的用语习惯中,常把寺和庙连起来读,其实这二者毫无关系。不信可以随意找个佛家寺院看看,不论是小寺还是大寺在门前的匾额上都不会出现“庙”这个字。如嵩山上的少林寺、普陀山的法雨寺、洛阳的白马寺等等,这些寺院里的正式称呼都是寺,与庙毫无关系。
这和尚待的地方为什么叫寺呢?其实在古代“寺”这个字起源很早,西周金文上就有寺这个字,字形为一个人两只手举着禾苗,表示持举之意,后来逐渐简化成现在的字形。寺在西周时期又与“侍”相通,西周天子的小臣(就是后来得太监)就被称为“寺人”。所以寺这个字又和天子有关,后来引申为朝廷衙门。
《说文》就有记载,训寺为廷,即官府、朝廷,是假借义,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大理寺、太常寺等名词。这些场所可不是和尚待的寺院,这是当时的官府署名,就和现在的中央某某部一样,是国家机关。大理寺是掌管刑狱的地方,从秦汉的廷尉发展而来,这太常寺是管理掌管的是宗庙礼仪祭司,和清朝礼部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