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篇英语词汇学习经验分享前几天收官了,我早上收到了一条评论:普通人真没必要学这个东西,对于考不上211的孩子,没必要学。“这个”我姑且理解为指的是英语。
看到这条评论,我突然想起了最近火上微博热搜的“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家是指那些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一流高校(985/211),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很多人自嘲自己连小镇做题家都排不上号,因为自己虽然是贫寒学子,埋头苦读,但是因为没考上一流高校,连小镇做题家都不是。
我毕业于上海的民办本科,属于讲出来没有人知道的那种。我家里人被旁人问到我的毕业院校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只是说:“你不知道的,很差的学校。”按照社会的评判标准,我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广大网民这里,我收到的评论是:
-三本是个人都能考上。
-考上三本的都是学习不努力的混子。
-智商没问题的人怎么会考不上985/211呢?
我还接受过来自大学老师的嘲讽,进入大学开始我就每天听老师给我们说:你们出去找不到工作的,上海名校这么多,你们拿什么和人竞争?
我工作后,不少同事对我的学历感到惊奇。我在自报毕业院校时,能引起窃窃私语:“她竟然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我的老板甚至说过:“我们公司不看学历,你不是毕业于X学校,我还是让你做主管了吗?”言毕,老板自觉失言,眼神闪烁,又说:“当然了,你们学校也不差,至少是个本科。”
说这么多,我只不过是想说:我绝对不属于精英阶层,是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究竟为何要“鼓吹”大家学好英语?
中国英语教学的那些争议
中国英语教学的争议很早就有了,主要集中在:
-中国人没必要学英语。中国人太看重英语了,导致语文都学不好。学英语是崇洋媚外。
-中国的英语教学教的是哑巴英语,根本没必要学。
-有些人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为什么还要学英语。
01 中国语文教学差是英语的错?
中国语文教学差的锅不应该由英语来背。我见过的英语系教授也好,英语优秀的人也好,他们都会同意:母语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外语水平的上限。(防杠!防杠!自小双语教学环境长大的人排除在外。此处特指先天没有双语环境,主要使用一种单一语言,英语对于其是存粹的外语的人)。你看翻译大拿们的语文水平都很好。现在译制书籍被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译者的语文水平堪忧,翻译的东西根本没法看。
正如我在《怎么样才算英语好》中所提到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异同点来学习外语。作为一个英专的学生,我可是120%地大力支持发展语文教育!
顺便说一个有意思的,会讲方言,同时也能说字正腔圆普通话的人,在讲外语时口音会更出色。大概是因为他们能够区分方言和普通话在发音上的差异,对“音”的差别更加敏感。所以在学习外语时,他们就容易掌外语的发音。所以家长们,孩子会讲一门方言是有好处的哦。
我关注的一个英语博主说,每次有人听到他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就以为他是大城市长大的。我也听说过不少人说,“学英语啦,有钱人家的小孩自小上国际学校,双语授课,自然英语讲的好。比不了,比不了。”再比如,大家都认为北上广的孩子英语就是好,因为他们启蒙早,有外教带。”可以看出,英语似乎带着那么一点“阶级属性”。
英语引入义务教育,作为必修科目,在极大的程度上为普通人的家长节约了高昂的培训费。那些想把英语踢出应试教育的人是否有想过,当家长负担不起高昂的培训费时,只能无奈地让孩子放弃学习英语的机会吗?
02 哑巴英语没用吗
见过不少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不行,但是挺爱嘲讽中国人学的是哑巴英语。
大家不妨想下在婴儿第一次叫爸爸妈妈前,爸爸妈妈对他说了多少遍“爸爸妈妈”啊?在小孩能完整地讲一句话之前,他周边的人每天都和他说多少话啊?输入了那么多的词汇,小孩才能开口讲一点点话。
所有的语言都是如此,输入在前,输出在后。一个读、写、听流利的学生,被人扔到纯英语环境中,口语水平的上升速度是很快的。因为他输入足够的多,到了可以输出的水平,奈何只是没有途径去输出罢了。
在熟练掌握读写的基础下,如果他将来进入了一个需要用英语沟通的环境,他是可以通过练习很快提高口语的。口语不好的原因两点:第一点是没有语言环境提供说的机会,第二点是输入的不够多。你肚子里得有墨,有墨啊!没墨你咋向外输出。
再者,中国的英语教育不推崇“说”也是有原因的。国内英语教学重心就是让学生能读懂外国的资料、文献,因为大部分的人可能不会进入一个用英语进行口头沟通的环境。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很多时候需要参考、使用国外的一手资料,也需要用邮件进行基础的对外交流。大部分中国人能够掌握日常的读写就足以应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了。
03 我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
为什么还要学英语
我觉得其实真相是“很多人英语没学好,所以才一辈子用不到英语。”一个英语好的人,在找工作时会下意识去寻找可以用到这个技能的工作。英语作为一种技能,在职场上是有溢价的。
很多工作能力是可以在工作后慢慢提升的,但是英语是一种无法在短期内培训出来的技能。老板们其实是愿意为这种现成的技能多付一些工资的。
就我看到的,我的同事因为英语不好,做不了涉外业务感到很可惜。毕竟现在这个情况下涉外业务薪资高,天花板也更高。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出海,也还是需要用到英语。在国际化的现状下,英语还是职场人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
关于英语好可以带来些什么,可以阅读我的《英语专业究竟是不是劝退专业》 。
04 一切事物的底层逻辑
都是相通的
能熟练掌握一门学科底层逻辑的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更顺手。我经常被人问:“你是学文科的,为什么逻辑这么好呢?文科生不是逻辑都很差吗?”
哎,非也。逻辑不是理科的专属,文科也有逻辑啊。英语就有逻辑,英语的语法、时态就体现了它的逻辑。能够攻克英语语法、时态的人逻辑思维都不差。
只要一个学生能掌握一门学科的底层逻辑,他可以把这个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融会贯通。所以我觉得偏科是可以被纠正,他能把一门学科学的好,应该鼓励他研究一下这个学科的底层逻辑,研究下为什么我学的好,能不能把这个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上去。
多学一门学科并无坏处,说不定碰巧就给找到天赋点了。
普通人有没有学习英语的必要?
我觉得有。
英语应不应该被踢出义务教育?
我觉得要把英语踢出应试教育的人,emmm,要么就是既得利益者,想让普通人的家长无法承受高昂的培训费,而让孩子放弃学习英语。这样自己的孩子就能脱颖而出。要么就是人云亦云。
教育资源的分配本就不平均,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要夺取普通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享有的教育资源吗?让普通人能够享受的义务教育资源越来越少?资源给你你不要,主动放弃可以,但是不可以以此为理由去剥夺别人本该获得的资源。
最后,我还想说下学习≠应试。我有一个小故事。我读大学时,每周都会去视听教室练习口语。有天有个学生(大概是我的学姐)走进教室,她拿起我的口译书问我:“你是准备考研?”我说:“不是。”她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你不考研你学这个干嘛?”
我读大学的时候考研还没有那么热门,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她说的这句话反应出来在不少人的心里,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不考试就不学习。但其实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考试成绩不好,在学校不爱学习的人真的就是不爱学习吗?很有可能只是不爱应试教育下的学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