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编制的区别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可是,你知道吗?其实,事业单位也是有区别的:事业单位共有4种,一是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1.参公事业单位:顾名思义,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从工资管理部门、奖金福利等方面参照公务员管理,2019年以后,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部门都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股管理,而参公事业单位则与公务员一样,属于组织部门的工资股管理。同时,与公务员一样,享有车改补贴,参公事业单位属于事业编制中的第一阶梯。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指的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民政福利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属于事业编制中的第二阶梯。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认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殡仪馆、民政福利事业服务中心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指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差额拨款事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比较灵活的管理方式,低于参公事业和全额拨款事业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