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niel Xu
*表态网(ctimechina),授权转载
有这么一对词:噱头和蹩脚,意思大概就是:噱在头上,蹩在脚上。细节这码事是追求整体的,一般打量一个陌生人,从脚到头为佳,鞋袜裤穿对穿好了,腕间那物件应该也不会让人失望,至于头,噱或不噱此时也早就不再重要了。
鞋痴和表痴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尺寸、机芯、材质、打磨、复杂功能、楦型、皮质、鞋底,都是说不完的话题斗不完的嘴。制鞋和制表其实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笼统的来说就是那种追求古法的匠人精神。一双客制的皮鞋和一块杜佛的归璞(Philippe Dufour Simplicity)一样,是充满爱和热情的,在这冰冷机器横行的年代,这份炽热难得可贵(可贵了!),能为此热买单的可能都是“疯子”吧(参阅俞老师的《飞越疯人院》一文)。言归正传,大家可能对制表的种种流程都如数家珍,而这篇拙作则是制鞋的整个流程,希望能让读者对客制手工男装皮鞋理解更上一层楼。
尺寸
最早得知“人的双脚是不同”这个概念是从钟Sir(鍾泳麟先生)《伦敦订鞋之剑及履及》一文里了解的。因此测量脚的尺寸时左右脚都要顾及到。脚的尺寸在温度变化或运动前后都会略作改变,所以一般测量的最好时候是清晨。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还要分站姿和坐姿下的不同尺寸(站姿承受的重量较大,相对脚也会较大)。测量过程中触摸是重要的一环,脚踝的位置,是否有畸形(钟Sir因为踢球导致两脚大小有差,运动伤,天生大脚趾过大等都是要靠摸出来的)。测量过程中保持和客人的交流是必要的,比如有时客人并不能很专业表达,可能会说:通常我大脚趾右侧会痛。但对于鞋匠来说这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测量脚的长宽可以用Brannock Device量脚尺来确定精确的尺码。
草图:就和一些犯罪电影里在尸体所在地用粉笔画出人形一样,用铅笔保持垂直(倾斜的话会画小)角度沿着脚的周围画出一个轮廓。 然后还要印脚印(就和以前婴儿出生按脚印一样),这步骤能检查出一些问题(比如足弓塌陷),最后还要加上一块橡皮底垫高再次量过。
骨骼结构和肌肉系统:关节、跟腱、皮肤、血管,甚至神经元,这些骨骼结构和肌肉系统都是鞋匠的必修课。扯远一些,曾经和一个在南安学工业设计的学生聊过,她有和我说在学人体力学和解剖学,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学这两门学科,具体回答我记不太清,好像是比如设计椅子的时候怎么才能坐着舒服有很大的学问,和人体力学息息相关,而她这门课的教授曾在12年伦敦残奥会里设计假肢。回头想来,要学习骨骼和肌肉是让皮鞋怎样穿得舒服的前提之一。
走路的阶段:走路、跑步和跳跃的过程中,脚主要有两个阶段:承受全身压力或是漂浮在空气中。不同的姿势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是不同的。1955年纽约的摄影家Eadweard Muybridge拍过4,700多张人体移动的照片(The Human Figure in Motion),通过这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每一个动作牵动着不同的肌肉,以及脚掌落地高度和角度等等信息。因此现在鞋匠还会拍摄客人光脚行走的影片,为了了解脚的全方位信息。
脚的档案:这个档案记录了以上提到的客人的全部信息(草图、脚印、尺寸),是为了做鞋楦用,之后还会陆续加上款式、皮革材质、颜色等等,都一一记录在案,方便以后再次调出使用。
鞋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