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肉好像是我去年闹疫情那会儿买的吧?快1年了吧?怎么还没吃呢?”李爷爷(化名)和老伴念叨着。
“现在疫情闹得这么厉害,没准儿哪天又被封家里了,还是留着吃吧,有总比没有强!”李家奶奶无奈地说。
李爷爷很是担心又疑惑,这肉都放了一年了还能吃吗?吃了会不会把身体吃出毛病?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无数人的生活。江城武汉,疫情的第一爆发地,奋斗了76个日日夜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重新回归正轨。之后,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内蒙古满洲里、呼和浩特、陕西西安等城市相继中招。疫情的余震至今仍在持续……今年初的香港、春节后的吉林、还有现在愈演愈烈的上海。
民以食为天,经历过疫情让大家明白了一件事情:居家隔离也好,封控管控也罢,冰箱一定要够大!东西一定要备足!
难以想像,如果没有冰箱,水果蔬菜、肉蛋禽奶、剩饭剩菜何处安身?冰箱已经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
冰箱的前世今生人们对食物的向往和对吃的追求,贯穿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那么在冰箱还未问世的1个世纪以前,食物是如何保存的呢?
在古代的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冰箱,叫“冰鉴”,这是一种外观与鼎类似的青铜器,那时也只有达官显贵才用得起这种物件。因为要想使用它,就得在冬天派人到冰冻的河里采集冰块,然后放在冰窖里保存起来。等到夏天的时候,把先前储存的冰块放入冰鉴,需要冷藏保存的食物或者酒就放在这些冰块中间。
1822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一种现象,即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迅速下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汽化现象。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发明人工制冷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之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先是制造出以蒸汽为动力的冰箱,后来得益于电动压缩机的发明,在距今约90多年前,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冰箱”在美国诞生了。
冰箱的今生就更加精彩,从单开门到多门对开的扩容升级,从直冷到风冷的华丽转身,能效等级的不断进化,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黑科技,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感谢那些充满灵感与智慧的科学家们,他们让冰箱由一个仅具保鲜功能的家用电器,变成了一个引领着人们走向更高品质生活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