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家住劲松北社区的王金霞给邻居邓秀云发微信,相约一起去小区里的“美好邻里大食堂”吃早餐。一屉现包现蒸的鲜肉小笼包,一碗鲜香的豆腐脑、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两个人花十多块钱就能吃饱。
劲松北社区建于1978年,是北京第一批成建制现代化住宅区。然而,在岁月的洗礼中,小区基础设施变得老旧、服务功能逐渐缺失,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劲松街道,像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
2018年起,劲松街道率先在劲松北社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出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如今的劲松北社区,道路平整宽敞,卫生院、理发店、食堂、菜站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不出社区,衣食住行就都能实现。
9月16日,劲松北社区,王金霞拿着改造前的老照片,在美好会客厅前拍照。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51项改造问题,均由居民拿主意
面向劲松西街的大门上,“劲松北社区”五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下方还有书写者的落款。王金霞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社区居民自己写的,藏龙卧虎的邻居可多了。”
王金霞在劲松北社区住了四十多年,是这里的第一批住户。“别看现在咱们这道路宽敞又平整,以前可不是这样。”王金霞依然记得社区原来的模样,“路坑坑洼洼的,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出行特别不方便。那会儿游商也特别多,摆地摊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各种人都有,铺面也都破破烂烂的……小区缺乏管理和规划,生活环境和质量跟那些好小区没法儿比。”
劲松北社区改造前。劲松街道供图
在劲松街道,像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它们普遍存在无物业、少配套、缺管理等“通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2018年起,劲松街道以劲松北社区为试点,率先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从前期的设计、规划、施工,到后期的物业管理,全流程参与。这一模式也被称为“劲松模式”。
“社区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征集居民意见。”劲松北社区党委*陈波说,“我们社区有43栋居民楼,3605户居民,接近4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37%是流动租房的年轻人。”陈波回忆,仅考察需要增加的便民业态,他和同事们就先后走访了2380位居民。
经过走访发现,老年居民呼吁配备菜站、理发店、老年餐桌等,年轻人则希望增加社区健身房、代收快递等服务。不同年龄层,需求也不尽相同,如何做到统一?陈波说:“既然我们社区老年人占比很大,那么首先要尽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先让老人们过得舒心、高兴。”
除了走访居民,劲松北社区党委还成立了由党员干部、居民党员代表等40余人组成的议事小组,创新“专业设计、居民评选、政府把关”的评选流程,方便改造方案随时微调优化。
王金霞就参与过改造启动前的多轮居民讨论会,“我们讨论得很细致,比如说晾衣杆放置在哪儿最合适,社区花园怎么改,服务项目应该保留哪些、提升哪些,大家各抒己见。”
经过和居民的充分交流沟通,社区改造共涉及停车管理、安保措施、景观调整、灯光布设、加装电梯等21大类51项民生问题,每一项都由社区居民拍板拿主意。
劲松北社区公园廊架和健身步道改造前后对比图。劲松街道供图
留下“老朋友”,继续服务陪伴居民
改造成果显而易见,劲松北社区彻底换新颜。
门脸房修葺一新,并用艺术色块进行装饰,为老旧小区增添了时尚色彩。曾经坑坑洼洼的路面全部填平,两侧便道上设置了木质座椅,座椅一侧还特意装了扶手,方便老年人起身。占道经营的小商贩没有了,居民们把卖水果蔬菜的商户“请”进了宽敞整洁的便民生活超市,配钥匙的、家政保洁等也都有了崭新的店面。改造后的商铺、小卖铺,都被居民赋予了“美好”二字。
在小区大门附近极醒目的位置,就有一家“美好理发店”。以前这里是售卖空调的门脸房,后来因为生意不好索性关了张。从资料照片上可以看到,门脸房的防盗栏锈迹斑斑,墙面上有不少瓷砖脱落,就连屋顶都覆着一层黑灰。经过升级改造,这间曾经破败的门脸房,如今变成了居民乐于光顾的理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