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有赖于人才与物资的聚汇交流,交通承载力必须过硬。
当前,广州正打造湾区“306090”交通圈,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可以到达佛山、东莞、深圳中心城区,60分钟可以到达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城区,90分钟可以到达省内其他城市中心城区。
“306090”交通圈规划之下,广州更瞄准香港、澳门的广阔市场与合作空间,以“硬设施”带动“软联通”,撬动更多发展机遇。
从最初连接区与区,升级到串联广佛两市,再一步步链接起大湾区各市,广州在大湾区里写出一个“大”字型的轨道线网。这个“大”字背后,是广州的大担当、大开放、大格局,让创新资源要素肆意流动碰撞,让大湾区各城市从分散走向融合,真正发挥出世界级城市群的超强合力。
注: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海陆空大作战
构建“双循环”战略支点
广州城市边界的“破圈”,可不只是轨道交通而已。
往南看,“南沙核”广州港成为疫情期间外贸与内贸的强力支撑。
去年,货物吞吐量6.36亿吨,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2350.5万TEU,全球第五。
向北走,“机场核”的空港综合交通体系带动大规模客货流量。
白云机场客流量问鼎全球第一。
2020年白云机场以4376.8万人次的旅客量登顶全球首位。以白云机场为核心,联动广州北站、大田货站,广州正谋划建设广州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未来将逐步形成空港、公路港、铁路港“三港一体、客货联运、站城融合”为特征的空铁融合型商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表明,白云机场每增加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动广州市GDP30亿元。
外连全球、内接湾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广州一方面建设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换乘中枢,同时畅通国内大循环通道,实现广州与临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通,与国家级城市群主要城市5-8小时互达。
“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物流发展得好,必将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马仁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