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根
【一语破的】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原典精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②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③,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④。牺牲⑤既成,粢盛既洁⑥,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
注释:①社稷;土神和谷神。②丘民:指在井田耕作的下民。③得乎天子:得到天子认可。④变置:改立。⑤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⑥“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粢(zī):粟米。
【点到即止】民本思想,源于夏朝。夏启是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启死后,传位其子太康。但太康贪图享乐,不理政事,被后羿打败。其五个弟弟逃亡到洛水之滨,想起祖父大禹的告诫,不觉悔意连连,相继作歌一首,反思亡国之痛,此即著名的《五子之歌》。其中第一首就唱出了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观念的发生,不是政治理论,而是血的教训!
有教训,就会有成功。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继承父位当了周族首领,将领地治理得富庶安康,深得臣民爱戴。但有一个叫“薰育”的少数民族,十分强悍,不断前来侵扰,掠夺财物,古公亶父觉得,只要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财富给了还可创造,便给了他们不少财宝。后来他们又提出要土地和人民,否则就兵戎相向。大臣们坚决不同意,土地人民怎能拱手让人?这时,古公亶父说出了一番震古烁今之言:“百姓拥立君主,无非为生活安定,以我为君与以人为君,有何区别?若为当君王而导致百姓家破人亡,于心何忍?走,我们另换居地。”结果,百姓说,大王,您到哪我们跟到哪。于是大家扶老携弱,翻山越岭,跟随古公亶父来到了西岐。邻国听到他的仁义爱民,也都前来归附。
君为大,还是民为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古公这里,君王只是流水的兵,谁当都行;百姓才是第一位的,才是铁打的营盘。伟大的古公亶父给周留下了一个好的传统。推翻殷商之后,周人反思,殷人特信鬼神(殷墟甲骨文,多是占卜记录),总在祈求鬼神保佑,却还是灭亡了,可见鬼神靠不住。那么靠谁?他们的结论是“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所以,周朝的国策就是“敬德保民”。可惜后来统治者并没能将这一国策坚持到底。
到孔子,他由其仁者爱人,自然推导出爱民的思想,指出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来评价政治人物。但孔子离“民本”尚有距离。周代之后,真正高举“民为邦本”大旗,并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是孟子。
《孟子》一书实词出现最多的就是“民”,可见“民”在孟子思想中的地位。他继承发扬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将其概括为“亲亲仁民爱物”,由此形成其仁政思想。孟子仁政思想,基础是“仁”,核心是“民本”,其最大价值也在“民本”。他将民摆到了最高位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已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破解了儒家“忠君”思想可能导致的“愚忠”难题,认为国君有错,臣民可以规劝,屡劝不改,可以推翻,甚至君不像君,*之何妨!若孔子是忠君,孟子则是“忠民”。他倡导与民同乐;主张“民有恒产”,要让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他所倡导的“王道”就是以仁义爱民治天下。
【经典推荐】(先秦)《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先秦)《孟子》
(先秦)《荀子·哀公》
(汉)《史记·周本纪》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来源《语文报》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