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段子,如果有人跟你说“我这个人说话就是直,你别介意”。你就揍他一顿,然后解释说“我这个人脾气就是爆,你多担待”。可见说话还是需要技巧的,太过直肠子,会很招人不待见的。
吴虔裕,许州许田人。年轻时在后汉高祖刘知远手下任职,后来又跟随了后周政权。后来成为了拥立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元勋。
后汉的枢密使杨邠请求辞职,后汉隐帝刘承祐派人挽留,当时吴虔裕正好在场,就当着使者的面说:“机要重地,非可久处,俾后来者迭居可也”。使者回来后告诉了隐帝,隐帝一怒之下就把他降职了。
另一个开国元勋王彦超,在六十九岁的时候,一天跟旁人闲聊,说:“人臣七十致仕,古之制也。我年六十九,当自知止。”第二年果然上表请求退休。
这事被吴虔裕听到了,他就跟别人说:“我纵僵仆殿阶下,断不学王彦超七十致仕。”后来果然没有提出辞职,直到八十八岁的时候死在了左金吾卫的任上。
王彦超画像
而北宋另一个大臣温仲舒,说话也很实在,直接提醒宋真宗说,您该给我加官啦。
景德年间(1004-1007)的时候,需要派一个人去治理并州,宋真宗跟宰辅们商量觉得非张齐贤、温仲舒两人中选一个不可,让中书省把他俩叫来,问问他们自己的意见。张齐贤以害怕别人眼红而谗害自己为由,拒绝了。而温仲舒就说:“不是我想推辞,我做臣子的,本来就该以分君忧为己任。但是我位列尚书已经十年了,如果现在给我改授官职,添加俸禄,这个时候我哪敢不奉命前往呢。”宰辅们把这两人的话奏报给真宗。真宗说:“看来他们两个都不肯去了,不必勉强”。
宋朝任职升官,有一套体例。温仲舒在枢密院和中书门下都曾任职,如果要改授职位本该往上面升,所以他才这么说。比起一些表面上害怕受到皇帝的恩宠、不敢接受太高的俸禄,背地里又暗暗使力,攒足力气往上升的伪君子来说,倒不失为一个实在人。
吴虔裕不学王彦超,当时别人传出去,一时引为笑谈;温仲舒自请加官,后来为官者暗暗惭愧。说话直来直去,不代表说话就该毫无遮拦,拿自己臆想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汉宣帝的时候,渤海太守龚遂奉诏进京。他属下王生教他:“如果皇上问起你怎么治理渤海,你要这么回答:‘全赖皇上圣明,不是小臣我的功劳’”。后来汉宣帝果然问起,龚遂就按照王生教他的回答。宣帝听了很开心,问他:“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吧?”龚遂如实回答:“这是我属下议曹王生教我的”。汉宣帝就任命龚遂为水衡都尉,王生也相应加了官。
龚遂任渤海太守的时候功绩卓著,汉宣帝却对他属下的掐媚之词感兴趣,真是本末颠倒。
汉宣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