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悄悄过去,秋天慢慢来了,又到了钓鱼的黄金时期!却也有喜爱钓鲢鳙的钓友感到可惜,天气凉快了,鲢鳙却不好钓了。
的确,在大部分人的意识中,钓鲢鳙自然是越热越好,特别是盛夏时分,只要水里有鲢鳙,那是一钓一个准!但天气一转阴,下几场雨,那就很难钓到了,至少跟大晴天没法比。
但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秋天不仅能钓到鲢鳙,而且鱼获同样不少,没准还更多、更大!别说秋天,即使是冬天,也一样能钓到鲢鳙,当然前提是我们要懂方法。
秋钓鲢鳙,90%的钓友都存在这么几个误区,这才导致不好钓。
1、鲢鳙嘴大力气大,所以线组越粗鱼钩越大越好。
我想这是大部分钓友都认同的想法,毕竟这也是我们整体钓鱼的思路,大鱼用大钩粗线,小鱼用小钩小线。
没错,鲢鳙嘴大、力气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也得看个体大小、活性强弱。当鱼口旺盛的夏天,哪怕用根麻绳也一样钓,但是鱼口不好的时候,就得换小钩小线了。
特别是秋季气温转凉,鲢鳙的活性多少会降低一些,活动量也随之减少,吃饵时的力度并不会很大。如果我们用的粗线大钩就太顿了,而且鱼口不像盛夏一般抢食,粗线大钩也容易提高鱼的警惕性,自然就感觉难钓了。
2、钓鲢鳙讲究雾化,却容易忽略了附钩性。
都说诱钓结合,“诱”的占比可不小!偌大的水面,不把鲢鳙吸引过来,谈何作钓?而引诱鲢鳙的精髓就是雾化。
大家都知道,有时即便我们钓底,若是饵料雾化太好,都会吸引来鲢鳙闹窝,所以雾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不空在早期一篇夏季钓鲢鳙的文章中也提到过,雾化虽然重要,但却不可忽略了附钩性!我们毕竟是在钓鱼,不是喂鱼,鱼饵都不在钩上了,怎么钓?
很多钓友在开饵时光顾着雾化,忽略了附钩性,饵料下水不久甚至刚下水就脱钩了,鱼钩在水里的时间还没有搓饵的时间长,当然钓不到鱼!或者偶尔能矛上一条。
所以在附钩性上面必须要注意好,建议根据本身饵料的状态,雾化太差就加点轻麸,轻麸的雾化效果非常给力!如果附钩性太差,增加点粘粉,加点粘度。当然加的时候一定注意少量多次,不然一会加轻麸一会加粘粉,最后这两个状态饵比本身的饵料都多了,味道就太淡了!
PS:这里说句题外话,鲢鳙饵料味型方面,不要盲目迷信鲢鳙喜欢臭味。鲢鳙喜欢的,并不一定要臭,关键是味道强烈!强烈的香味也是可以的。
3、鲢鳙是中上层鱼,所以一定要钓浅。这一点更是绝大多数人在秋天钓不到鲢鳙的原因!
首先,鲢鳙的确是中上层鱼没错,但这是相对的。一米深的水,半米算浅,三米深的水,一米也叫浅!鲢鳙本味中上层,你说是深水的中上层更安全,还是浅水的中上层更安全?鲢鳙虽然傻,但还是会本能的选择更安全的地方。
其次,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找水层!稍微研究过一些钓鲢鳙的朋友,都知道一个说法:白鲢在中上层,花鲢在中下层。但是这些不是固定的,我们常说钓无定律,灵活变化才是王道。
在夏天,如果我们去水边观察,尤其是在下午最热的时候,鲢鳙经常聚集在水域中心的水面上,像赶集一样热闹。但到了晚上,气温稍稍下降,这种情况就少了,鲢鳙就会到水的中下层。
随着气温的变化,鲢鳙所在的水层是会产生变化的!在钓浮的思路不变的情况下,夏天找鱼层,是从水皮开始往下探索。因为夏天热,鲢鳙总体在水的偏上层。但到了秋天,气温降低,鲢鳙会逐渐往深层活动,那么我们在这时钓鲢鳙,应该从较深的水层开始探索,比如从离底30公分,开始逐渐往上寻找。
掌握了这三个要点,秋季钓鲢鳙,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钓无定律,灵活变化才是王道。
最后,依旧祝钓友们能在今年的黄金钓鱼季有个大丰收,大鲫大鲤,天天爆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