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看成一出戏,则概括能力题型无疑是“主角”。遍览历年各种版本的高考语文试题,它或显(直接)或隐(间接)频频“露脸”,出镜率极高,无一例外。如果把语文能力层级比作“金字塔”,那么概括能力就一直雄踞在仅次于塔顶(鉴赏评价能力)的位置上。从某种程度言,概括能力就是衡量阅读理解能力的一颗“准星”。
概括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渐进”:潜移默化的能力积淀;另一方面也能“速成”:立竿见影的技巧点拨。基于此,笔者结合历年高考试题,就现代文(段)大意概括思路做一梳理。
一、分析层次结构 明确语义主次分析结构是为了准确的把握语义。语法分析往往是解决概括类题型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分析文(段)结构的目的有二:一是明辨层次关系,二是明确语义重心。一般而言,如果层次间的关系是联合型(并列、递进等),则语义是各分句要点的“相加”;如果层次间的关系是偏正型(转折、因果等),则语义重心在“正句”(表“转”或“果”的分句)。明乎此,文(段)意的概括就显得轻而易举。
例1、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6字): (1992年全国高考题)
①宋代涌现出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②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③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技艺高超。徐渭(字文和长)创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本段层次间的关系属联合型(并列)。故其意义所指是各构成部分(三块)内容的并存或相加(合三而一)。运思至此,就不难得出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例2、归纳〔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4字) (1997年上海高考试题)
〔丙〕①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②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③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常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
此语段共三句话,行文思路是“观点→举例”(①②→③),显然,语义中心在表示观点的前两句。而这两句间的语义关系属偏正型(因果),故语义重心在②(表“果”的正句)。于是可概括成: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 (例1、例2题中序号为笔者所加)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2005年全国试题(III)]
张家界 卞毓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①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②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③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15.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
根据题意,完成此题的步骤可为:先划分第二段语意层次(针对题干中“几个方面”);次明确每层中语义重心(针对题干中的“哪”,即分别是“什么方面”)。该段除首句总括外,可分三个层次,即三个方面(序号为笔者所加);明确语义重心,关键是第一层次,从“别处”、“都是”、“惟有”等词看出,作者是将“别处的山”和“张家界”进行对比,于是三层次的侧重面分别是:形态(“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松柏(“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和气象(“空蒙幽翠”“万千气韵”)。稍加整理,答案为: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二、锁定首尾句段 找出关键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