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有一位初中学历的数学爱好者费了几年的心血,终于算出椭圆的周长,欣喜若狂之余,却感到了深深的失落,没有伯乐能够欣赏他的成果,中科院不行,大学不行,无奈之下,他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成果,在电线杆上贴上他的推导过程和公式。
他的这些举动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不以为然者有之。
本来这种新闻每隔几年就会出现,相信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这次不是那个爱好者,而是旁观者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点赞的人远远比我想象的多,基本上占到了评论者人数的一半左右,这个数字就有点恐怖了,为什么有这么的人对这个业余数学爱好者的行为点赞?
是他们不知道这个爱好者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吗?答案显然不是。只要稍稍有点高等数学知识的,都知道通过微积分不说很容易算出椭圆的周长,起码不会用几年的时间。现在中国的大学入学率已经非常高了,相信这些点赞的人绝对不是因为爱好者取得的成果, 而是对爱好者的这种行为和思想点赞。
果然不出所料,梳理一下点赞的理由,结果发现大同小异,普遍认为农民的行为体现了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虽然取得的成果很可笑,但是他执着的思想和坚定的行为值得颂扬。他们认为爱好者身上提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浮躁的现代人所缺乏的。一个人能够几年如一日,除了吃饭和睡觉,只做一件事情,最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这个成果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每个人包括自己向他学习,也许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为这个爱好者的行为点赞!
如果仅仅出于业余爱好,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解一道所谓的难题,我觉得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花上几年的时间,去解一道早已有答案的数学题,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是不是值得,就要好好探讨探讨了。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试图用量化的方式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它的研究成果是一系列的公式和定理,通过这些普遍适用的定理公式,可以很快求出一些共性问题的解。时至今日,数学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了的完整理论体系。由于体系过于庞大,一般的大学在设立专门的数学系的同时,还按研究方向不同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数学早已成了需要一辈子学习和研究的学问。
这位爱好者首先错就错在,不知道天有多高,不知道现代数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已经到达了怎样的高度。一个初中生不进行系统的学习,要想独立有个发现,简直是痴人说梦。难怪那些专业研究机构对他置之不理。
其次,他没掌握最基本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搞研究,首先要确定一个研究方向,而这个方向可不可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前沿的研究现状和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果的掌握程度,这个爱好者显然不懂这一点,如果他知道三百多年前牛顿和莱布尼茨就发明了微积分,解决他所谓的难题易如反掌,他脑子会不会崩溃?
最后,没意识到人生很短暂,时间很宝贵。几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数学爱好者是一位农民,用这个时间,去种点地或则打打工,可以多赚点钱,改善一下家庭的生活;也可以用这个时间去陪陪家人,感受一份天伦之乐;退一万步,哪怕去旅行、去观景,也可以放松一下身心。总之,不要等老之将至的时候,才发现白花那么多年去做这样的一道已经知道答案的数学题,那才悲哀。
那些点赞的人,无外乎认为,作为一个现代人,只要学习这种“钉子”精神,也能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很遗憾的告诉他们,如果学习爱好者这样的精神,他们不但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结局很可能反而比那个爱好者更惨。
原因无他,因为在现代社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试想,一个企业管理者,如果不去调查市场最新的动态,只管埋头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不受欢迎,企业将面临*的风险;一个研究人员,不去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关起门来搞研发,成果还没出来就落后了;一个软件程序员,不与时俱进去学习新的技术,毕业没几年可能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每一个现代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一方面要时刻关注所在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不断修正自己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吸收他人的最新成果,多和他人合作,唯其如此,才能事半功倍,才能避免被社会淘汰的命运。
外面的世界很大,出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