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表示对孩子乱扔玩具、打人很无奈,看到2岁多的孩子因为「自我意识敏感」不分享玩具就被说自私,看到孩子因为「空间敏感」到“看似危险”的地方就被阻止,看到3岁多的孩子因为「秩序敏感」不让奶奶坐在爸爸的椅子上而被责骂成任性。
而这些表面上「孩子任性的行为」都可以用「敏感期理论」来解释。
之所以分享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到来时,学会尊重、接纳孩子在敏感期的蜜汁行为,用心、用爱陪伴孩子,见证孩子的自我成长,以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品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 0-6 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当12个月的酸酸小宝贝开始推着凳子/推车走来走去的时侯,我后知后觉的察觉他的空间的敏感期到来了。孩子正是要通过抛酒、移动物体探索空间,来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
于是我利用一周的碎片化时间重读了孙瑞雪的《捕捉敏感期》,将她阐述的0-6岁儿童的所有敏感期进行归纳总结。
1.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以及各种应对的方法,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1.1 敏感期也许会迟到,但终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