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娃最害怕听到哪句话吗?
它不是来自爸爸妈妈的批评,而是小伙伴的一句——“我不跟你玩儿了!”
在后台看见很多宝妈们都有类似的困扰:
“我家宝宝五周岁了,她特别喜欢和小伙伴玩,谁要是一说我不跟你玩了,她立刻就会哭起来,恨不得啥要求都答应人家!人家一说我还跟你玩立刻屁颠屁颠跟人家玩!”
“2岁的女儿在和6岁的表姐玩的时候,当表姐一说“我不和你玩了”,我闺女就会乖乖地听话像个跟屁虫一样!”
为什么孩子一听到“我不跟你玩了”,就会秒变卑微想哭得小可怜?
当你的孩子有这个表现时,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知道这背后的逻辑!
娃为什么
会卑微?
01人际关系敏感期来了
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论”中提到:
2-6岁是儿童的人际关系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处寻找相同兴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渴望跟小朋友一起玩,并且会喜欢认识新朋友,不断重复这种交往过程。
02通过小伙伴,寻求认同感
我们很多大人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评价,小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开始逐渐对别人的评价在意起来。
一开始,他们会在意爸妈的评价,比如会问父母:“我是不是好宝宝?我好看不好看?”
渐渐地,他们会将寻求他人认同感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家门口,会变得在意同龄小伙伴以及老师的评价、看法。
所以当别人不跟自己玩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不被别人认可。
当别人说“我不跟你玩”时,他们内心就会变得很卑微,甚至因为对方跟自己“断交”而哭泣。
心疼孩子
要不要干预?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微型社交场”上利于劣势,表现卑微的时候,总会心头一紧,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娃怎么那么没出息,一方面又恨不得立马出头替孩子“讨回公道”。
一般情况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做父母的还是要习惯先做个“忍者”。
小孩子的世界通常比较简单,高兴的时候就一起玩耍,也有可能一言不合就不欢而散。有时可以因为玩具吵起来,也可能因为一颗棒棒糖和好。
所以,他们之间的社交模式相对单一,我们也不必要将我们大人的思维模式套用到孩子们之间,认为:“天哪,这不就是孤立我们吗?”
▶ 做一个“旁观者”
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只要不是什么关乎原则的大事儿,家长都可以适当地做个“旁观者”。
只需教给孩子一句话:“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自己解决?”,让孩子通过自己破解困局的锻炼,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以后孩子再遇到同样的问题,他就会知道怎么去处理。
▶ 教孩子学会“硬气”
有些孩子的控制欲会很强,当别人不顺从他的意或者是不听他的“指挥”时,就会用“我再不跟你玩了”来威胁对方。
重感情的孩子会因为这句话,而选择迁就,慢慢地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失去个人意识。
这时候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不需要为他人妥协、改变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
同时也别忘了告诉孩子学会硬气一点:他不跟你玩,不是因为你不优秀,而是你们的爱好不同。教会孩子学会拒绝,不要轻易被“情感绑架”。
▶ 多带孩子出门,并与人交流
平时可以在孩子愿意的情况,多带他出门,有小朋友的地方,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加入小朋友们的玩耍阵营,培养孩子的社交兴趣,引导孩子通过社交锻炼自己的胆量、情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都需要在孩子自身不抗拒的情况下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