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胆管癌,大家对它知之甚少,因为人们总会说胃不好、肠道不好,却很少说胆不好,但其实胆在消化系统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这就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一个道理,哭闹得越凶往往不碍事,有什么问题很快就发现了,最怕那种闷不吭声的,容易被人们忽视,这反而促成了胆道疾病高发。
研究称,最近30年胆道疾病和相关癌症发病率都上升了,从1990年至2017年上升了76%,接近八成,而死亡率更是增加了65%。再看我国的数据,也十分令人心惊,癌症死亡率高达44%,而且还在上升。其中,以城市患者多于农村患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这一特征在上海这种大城市尤为明显。
任教授是一所大学的老师,平时喜欢运动,爱和朋友打网球、跑步,外人看到他都说他身体很不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学生即将论文答辩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皮肤非常黄,经常拉肚子,他还以为是自己太累了,想着休息几天就没事了,结果最后查出胆管癌晚期,仅三个月就去世了。
很多人不了解胆管,接下来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胆囊是肝脏下方的一个类似椭圆形的“小袋子”,里面装满了胆汁,主要消化对象是难搞的脂肪和蛋白质,可以说肩负重任。胆汁想要前往十二指肠,就需要胆管的运输,若是胆管发生癌变,胆汁也就没有办法顺利到达目的地。总的来说,发生在肝门部的病变比较多,占50%左右。
为什么短短3个月人就没了?因为胆管癌非常凶险、难搞。
首先,它在早期的时候默默无闻,让你不容易关注到它,即便是有点症状,也会当成普通的消化道疾病,很少有人把它和癌症尤其是胆管癌想到一起,多数自己吃点药就扛过去了。等到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时,多数是来到中-晚期了,治疗起来很棘手,预后也比较差。任教授皮肤发黄就是因为胆管梗阻了,这也是中-晚期的信号,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
其次,这种癌症的生长和转移方式比较特殊,可能向多个方向扩散,甚至是跳过某个部位,让人看不准拿捏不住,不知如何下手,再加上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治疗难度非常大。
最后,就是技术上的难题,用切除无法根治,周围的组织和淋巴结可能都被传播了,要一起手术,这样一来患者的死亡风险就增加了,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很高。
好好的胆管怎么就癌变了?就没有办法预防吗?1、长期遭受结石刺激,有慢性炎症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八成以上的癌症患者的体内有胆结石,而且结石数量很多,在结石的长期刺激下,胆管黏膜逐渐增厚、出现炎症,癌变的概率就升高了。但是大家也不必对自身的结石太紧张,但从结石这个角度来看,癌变的可能性不足5%,说这一点就是想提醒大家,有结石要积极治疗,还要预防结石再生。
2、患有恶性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有好有坏,主要和脂类物质代谢异常有关,这种息肉虽然烦人,但是恶变程度不高,要注意的是胆囊腺瘤性息肉,当它阻碍了胆汁流出,胆管黏膜长时间被胆汁刺激,不小心被细菌病毒感染,就可能癌变。所以,发现有息肉要及时确诊性质,将恶性息肉尽快处理掉。
3、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高脂饮食、不吃早餐
喜欢吃红肉或者是脂肪较多的肉,例如红烧肉、卤肉、酱鸭肝等等,经常吃这类食物胆囊消化负担重,容易导致胆固醇超标,增加胆管患病率。有的人早上不喜欢吃早餐,长时间饿肚子,胆汁留存时间过长,可诱发炎症,不利于胆管健康。因此,一定要清淡饮食,少吃肥肉,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但是要记住,早餐别吃得太油腻。
医生提醒大家,要做个胆大心细的人,不要忽视身体上的异常变化,如果平时饮食习惯不太好,又突然出现腹泻、食欲差的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对于体内的结石和息肉问题,要随访,体积过大或反复出现炎症,应采取切除措施,最重要的是早预防,每天定点吃早餐,少肉少油,多吃绿色食品,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