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有家长发愁说:我该如何教?三年级倒数第一?
孩子现在上三年级,成绩倒数,学习态度差,不愿多写一个字、多说一句话。写作业特别慢,写字特别丑,从上小学起就是这个状态。
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投诉、留堂后,家长开始也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但是反复多次教育,孩子就是不改。家长忍无可忍,就开始狠打狠骂、不给饭吃、搬砖等等,孩子也没有变化。
他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监督指导,他特别厌烦,大声叫父母出去。自己承诺要表现好,但还是被老师批评上课不认真、写作业错误太多。家长让他改,他也不想改。
家长无奈,给他定了一个指标是:作业不到90就要被严厉惩罚,他面对这样的挑战,仍然不肯改,家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上心,当孩子不爱学习时,给予批评、催促、监督,可为什么家长如此努力,孩子却不想变好呢?
孩子不爱学习,被老师批评,孩子已经产生了不良情绪。家长从老师那里知道孩子的表现,一方面感觉没面子,一方面为孩子的学习捏一把汗,双重压力之下变得焦虑不安,又在家里批评孩子。
孩子就像馅饼中的肉馅一样,被紧紧地夹在中间,无法挣脱。他没有资格向老师倾诉,也没有资格向家长倾诉,他小小世界中的两个重要的角色都与他为敌,他只能自己承受迎面而来的负面情绪。
科学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会让大脑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不仅导致脑容量变小,也会影响记忆力、思考能力、判断力、执行能力等多个能力。孩子带着负面情绪学习,必定没有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孩子一直被否定,就像被贴上了负面标签,孩子想到学习就会认为“我不行”,这种潜意识也会让孩子不敢挑战,轻易退缩,影响学习劲头和学习效率。
孩子写作业慢,除了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外,也可能是专注力不足。而专注力,很可能是家长破坏的。
家长看到孩子写作业慢,或者拖拉着不去写,就忍不住催促快点写。孩子被催得心烦意乱,无法静心学习。他的脑子里全是父母催促的话,思路行为都会受到影响。
孩子本来能够安静、认真地写作业,但是家长认为孩子在偷懒,去催促孩子,打乱了孩子的思路,破坏了孩子的心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效率。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本来就剑拔弩张,想到家长就烦,家长还去监督孩子写作业,更让孩子无法忍受。监督也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心理不舒服,也无法专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