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黑猫白猫,捉住老鼠都是好猫。”捉鼠貓,本不分黑白。清初吴淏子《花镜·养禽鸟法·猫》:“上齶多棱者为良。相猫法云:‘猫口中有三坎者捉鼠一季;五坎者捉鼠二季;七坎者捉鼠三季;九坎者捉鼠四季。’”嘉庆三年(1738)王初桐辑著的我国第一部专著《猫乘》:“桐城姚百徵先生云:‘猫坎分阴阳,雄猫则九七五,奇数也。九为上,七次之,五为下。雌猫则八六四,偶数也。八为上,六次之,四为下。但四坎者绝少,故雌者每佳,而雄者多劣,皆五坎也。’此说发前人所未言。盖从格致中来者,足以补《相猫经》之阙。”
清乾隆年间画家胡湄绘《猫憩图》,便是贪吃酣睡不捉鼠的懒猫。《猫憩图》纸本设色,纵92厘米,横31.5厘米。画面占据整个中下部,淡墨绘数杆修竹婆娑,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一只黑黄相间的懒猫闭着双目,睡卧草丛,皮毛纤毫,胡须细长,踡着长长的尾巴,憨态灵现。款识:“朝也睡暮也睡,倒瓮翻盘容鼠辈。煨鱼喂饭费人心,一无补真堪啐。晚山胡湄写。乾隆丙辰(1736)岁秋月,摹白石翁句。”钤印:“飞涛”(白)。题跋:“胡湄,字飞涛……雍正初,日本国王闻其名,遣使聘之。江都峻池并记。”鉴藏印:“杏花邨”(白)。“露爪能翻瓦,腰长会走家,面长鸡绝种,尾大懒如蛇。”读图可见清咸丰三年(1853)永嘉人黄汉纂《猫苑》对捉鼠貓的总结是正硧的。
据画史载,唐·卢弁、刁光胤,宋·李霭之、李迪,明李孔修、陶成,清阿尔稗、沈振麟等等皆为著名画猫名家。他们的猫画作品广为后世称颂,并被著名博物馆入藏。《宣和画谱》载:“五代·后梁的李霭之画猫最工,世之画猫者,必在于花下,而霭之独在药苗间。今御府所藏有药猫、醉猫、子母猫、戏猫、雏猫、小猫、虿猫等图凡十有八。”然抓取猫待捉鼠瞬间的,名家笔下却无一显现。而齐白石的《油灯猫鼠图》立轴纸本,纵103厘米,横34厘米,绘一只老鼠高立于垂着油灯的长竿上,与猫呈上下对峙的局面。画面构图简单,位置却经营巧妙,静中有动,暗含猫捉鼠一触即发的张力。而且猫、鼠从体积大小和笔墨运用上,也形成了微妙有趣的对比关系,令观者不禁会心一笑。画上题款也颇得玩味:“昨夜床前点灯早,待我解衣来睡倒。寒门只打一钱油,哪能供得鼠子饱。值有猫儿悄悄来,已经油尽灯枯了。借山老人白石应人之请诗画皆重作。”钤印:“白石”(阳)。难怪这幅海外回流趣作,在2009年6月举行的中国嘉德拍卖中,以落槌448万元,创下当时齐白石作品成交价的新高。
俗话说“狗来富,猫来贵”。明宣宗《壶中富贵图》,此图画于宣德四年(1429),据跋文载述是明宣宗画来赏赐大臣杨士奇(1365-1444)的,画中猫儿好奇地仰望头顶插着牡丹花的悬吊铜壶,好像正在打算要跳上去看个明白。“猫”谐音“耄”,祝颂长寿,并以牡丹寓富贵。画轴猫用笔精细,纤毫毕至。铜壶花器虚悬,置花三朵,中间绿叶渐层而上,盖过壶把,极富轻盈之趣。地上置有椭圆三足洗,为典型明初官窑宫廷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