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铁6号线车站内的智能乘客服务机。
长沙拔节“生长”
地铁向下,城市向上。
有人说,建设一条地铁,就是打造一条“黄金产业链”。轨道交通建设每投资1亿元,可产生2.6亿元以上的GDP。长沙地铁6号线总投资概算369亿元,如此算来,它就是中心城区千亿级的“鎏金线”。
从2014年长沙地铁2号线开通,到2020年地铁3、5号线同日实现初期运营,长沙轨道交通已拥有地铁线路5条、磁浮线路1条。地铁6号线一开通,长沙地铁实现六线联动(不含磁浮),运营车站145座,其中换乘站18座,通车总里程达到达190.6公里,线网规模跻身国内地铁前列。一张“米字型构架,双十字拓展”的骨干线网,已在星城大地上纵横拓展。
地铁就像城市的动脉,地铁所到之处“点石成金”。有了6号线的加持,长沙东拓、西提、北进、南融、中优的发展格局,有了更好的“生长力”。
观潮君了解到,长沙地铁6号线5次穿越江河、20余次穿越市政工程、8次穿越铁路干线及高速公路、5次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从2017年开工到2022年,建设过程历时4年多,所有长沙的地质难点和风险,6号线几乎都遇到了。
长沙地铁6号线在施工建设中一路攻坚克难。
实际上,地铁6号线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地铁建设并非简单的施工问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城市运转的方方面面。比如,管线迁改、征地拆迁、交通导改、施工影响……
以管线迁改工程为例,它涉及通信、电力、热力、燃气、自来水等多种类型管道,需要与各管线产权单位、管理部门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关系到几乎所有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部门——庞杂且繁琐。
全市人民对地铁建设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支持。
观潮君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一条地铁的建设过程,也是理顺一座城市各种关系、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品质的过程。
地铁是推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的强劲引擎。五年以来,长沙经受住了方方面面的考验。可以说,长沙地铁6号线建设的过程,也是长沙拔节生长的过程。
“轨道上的长株潭”
在当前的“基建狂魔”时期,一座拥有地铁路网的城市,一定就是“经济高能”“政治高能”“文化高能”的突出表现。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长沙提出加快构建“大交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其中,长沙的“主打牌”是在河西打造辐射全国的铁路枢纽,在河东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长沙地铁6号线完美衔接两端,架起了“大交通”的主轴。
“交通枢纽专项行动”是长沙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重点推进的十二大专项行动之一,其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长株潭”。
6号线与地铁已运营的1至5号线、1条磁浮线路换乘,未来还将与2条城际线路换乘,最大限度地拉近了长株潭的时空距离,实现城市结构中的高效串联,为长株潭都市圈再添助推器。
确实,唯有公共交通的密度上升、成本下降,长株潭之间才会有更大的化学反应,都市圈的概念才会名副其实。
长沙轨道集团发布“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将实施九个专项计划。
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近日,长沙轨道集团出台了五年行动方案:2026年,长沙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300公里,建成线路15条(段),在建线路超7条(段),实施九个专项计划,在建设提能,服务提质,产业支持,治理提效,安全发展、市容共治上发力,进一步在助力做强城市品质上强贡献,在助力推动片区发展上强支撑,在助力提升市民幸福感上强服务,在助力引领都市圈建设上强作为。
长沙地铁6号线“驶来”,长沙正敞开胸怀,拥抱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