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门专创融合和思创融合课、3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累计孵化培育学生创业企业近100家、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积极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紧紧围绕管理制度创新、双创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深入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新时代素质教育路径。
构建“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有着百廿历史的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内较早开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设立创业基金的高校。
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中和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基地(“中和”为校友捐赠创业基金300万元后冠名)。2016年学校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为更好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双创”,这所以文科见长的高校开始发挥自身优势,构建以创业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公司落地等环节为核心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作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双创’必须有新的定位,它应该是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领跑者、高等教育新形态的演进者、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晨钟说。
秉持这样的理念,学校将“双创”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融入治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建成辐射全省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库,拍摄制作发行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片,面向全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普惠公益培训,承办“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搭建辐射全省各高校的“互联网 校园工场”在线灵活就业创业实践平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北师大学生聚集在实践基地,立足专业、乐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理性创业、积极就业,西北师大双创新风尚逐步形成。
依托师范特色开展“特色”创新创业教育
在西北师范大学,有一堂名为“创新创业大讲坛”的课程,名为讲坛,实为西北师大开设的一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与传统选修课不同,这堂课每期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并请来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企业家以及创业人士,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业相关话题。
从最初只有本校学生选课,到后来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的学生也慕名来听课,这堂课已经远远超越了修够学分的意义。
“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我们注重依托教育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们培养创新的理念。”西北师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慕小军说。
据悉,慕课《创新创业讲坛》全国上线运营5学期以来,累计选读学校达到40余所,选修学生9589余人,与学生互动2.63万次。
创新创业学院协调全校各实体学院资源,以校级立项方式建设25门专创融合和思创融合课,每年近6500余名学生选修,为大学生打开认识创新创业的一扇窗。
大学生创业,挑战和机遇并存,美妙的想法和新奇的创意如何转化为创业成果,好的平台至关重要。
该校实施“1 26”模式,即全校26个实体学院在中和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基地的统筹下分别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平台。通过近5年的建设,3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10个“学业、生活、就业创业指导室”,17个“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5个学院挂牌创新创业工作室形成以集中带分散的格局。
此外,学院注重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后与省内外多家创业投资、创业教育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国内一流的创业投资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地方、学校、学院协同的双创机制,既保障了充裕的导师、课程、项目、学生、产业等双创资源,也让更多学生在学院层面得到实践锻炼、创意训练和项目磨炼。”董晨钟说。
百廿老校结出“双创”硕果
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大二学生骆玮已小有名气。这位活力无限的小伙子满脑子都是创意,制作的小视频新鲜且趣味十足。
信息时代,谁都可能成为主角。在启蒙老师慕小军的鼓励下,骆玮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业。在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下,2012年底,甘肃大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2021年,依托创新创业学院的支持,骆玮在西北师大新校区与创院学生成员共同设立影视专业的技能孵化指导基地。
骆玮是西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硕果。在西北师范大学,这样的“创业明星”还有很多。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助力更多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慕小军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学校累计孵化培育学生创业企业近100家。其中“甘肃阳光智家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首家学生公益创业企业“云田公益发展中心”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优秀项目库……学生创业企业5年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累计创造产值9700余万元。
此外,西北师范大学还是全国唯一将学生餐厅建设为双创实训基地的学院,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管理场景中实训,输出现代管理理念,持续为餐饮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学生管理餐厅5年来保持12%的年营业额增长。
“未来,学校将以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全国百所建设高校双创教育资源,以‘新师范’教育为特色,通过‘互联网 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的创新方式,实施‘前沿引领、突出创新、以人为本’的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方法,构建产、学、研、教、训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新模式。”董晨钟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郑芃生)
备受学生喜爱的“创新创业讲坛”已发展为全国“慕课”。学校供图
学生在“互联网 校园工场”在线灵活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上开展创新实践训练。学校供图
作者:郑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