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文化讲堂 第26期
姜寻,字大来,号大来居士,1970年生人。
2014年,姜寻创办了模范书局,书店以老宅模式赢得大众的喜爱与业界的认可。除了书局创始人身份,姜寻还是诗人、设计师、古籍收藏家及雕版收藏家。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及发展雕版文化,成立“煮雨山房”工作室,亲自主持雕版印刷,聘请老雕版工匠,培育新人;成立“文津雕版博物馆”,将三万块藏品展出;与日本、韩国方设立“金刀奖”;还将莫言《大风》的木刻雕版书带到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博物馆中。
本期文化讲堂邀请姜寻为大家讲述书店的创办经历,解读雕版文化应如何传承发展。
(文章根据采访视频整理而成)
搜狐文化:为什么想开书店?
姜寻:2014年5月份,我和我太太去琉璃厂遛街,看到青云阁与老建筑在杨梅竹斜街上,当时这条街还没有兴起来,零零散散的有几家客户商户,但是正好我手里有一本,一个手抄本的老书目,就是青云阁在里边有个富晋书舍,那个里面记载了好多当时的善本,还有一些藏书家交流的痕迹。我觉得很有缘分,这段历史应该留在那条街。
正好青云阁斜对面有老建筑是当时清末民国的,据说之前是一个老书店,我们就把它拿来。当时想做一个与书友、厂家能做一个交流互动的展示的地方,开书店的时候目的不是很明确。但一下我们就做了6年了,现在已经做了4家店,马上就做第5家店了。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书店未来10-20年的方向,就是老宅模式。今年我们计划是开三家书店。都是老宅模式。
搜狐文化:将老宅改为书店遇到哪些困难?
姜寻:老建筑物不可复制,它只能是独特的,而且是国家文物。我们在合理利用它的时候就修旧如旧,不能把它破坏,这是我的一个初衷。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现在的文明,这个社会跟传统的一些东西会有冲突,那么需要融合。怎么有机融合?不破坏整体格局,在整个的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不破坏任何原始的建筑。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这是未来我们改造老建筑的一个方向。这样可以把整个的传统的国学活学活用,把它怎么样的推广给大众,让老百姓也能认知到建筑之美。
(对于诗空间的搭建)严格来讲什么都不能搭建,临时建筑需要申请,要求是符合规矩。不在本体上搭建,在空地上搭建临时建筑也需要申请很长时间。墙面,还有地面,屋顶都不能动的。但是我们需要照明,要挂着灯。灯的这个重量它超了就不行,原来两层的灯就去掉了一层,而且还不能钉钉子,上面灯台就去掉了。灯上边挂着那块黑色的铁艺,那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这都是来互相妥协。你这些都要上报,要画效果图来协调。
既然愿意干,所有的痛苦你也是愿意受的。我觉得这就是你愿意做的事,你不觉得痛苦,这样实际上有些什么,但我觉得结果还是好的。毕竟我们还是受到这么多的读者(的喜欢),来我们这来打卡,我觉得还是实现了他当初预想的效果。
搜狐文化:在创办诗空间之前有想过它会成为网红店吗?
姜寻:这个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实际上我们原初的计划是让观众与历史再度重逢,让整个的我们的读者真切地能触摸和体验文化,我们有雕版的现场体验,这是我们最开始的开办书店的初衷。
现在我就觉得,网红店的产生可能也不是偶然,时间、地点、流量都是很自然的产生的,我觉得这就是它的一个特殊性,也是它的必然性。
当时4月份开业能有这么多的观众追随而来,包括到现在我们也是在北京市书店中国拥有最大的收藏量。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经营的方式,还有这种空间塑造都是观众认同的,而这也是它成为一个网红的真正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家觉得确实来到了一个“诗意的栖居之地”。这个空间才能良性地运营,也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当然虽然大家可能热衷于来打卡、拍照,但是我真切地希望每个观众能放下手中的手机,哪怕留一分钟来看看书,来买一本书,也是对我们是实体书店的经理人最大的支持。
搜狐文化:为什么如此喜欢雕版?
姜寻:我小时候喜欢汉字,这是一个原因。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对汉字兴趣特别着魔,对这个词源我是每一个都背,我对汉字起源感兴趣。雕版就是一个汉字,是浮雕起来的汉字。所以我觉得这个是跟小时候这种爱好可能有关。
特别是到十几岁的时候,我当时还跟我哥一起筹资,我记得花了50块钱买了一个《辞源》,当时小学的时候就觉得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一本书,全是汉字的起源。你就是对汉字的认知可能也跟别人有所区别,特别是我鼓励,包括我的女儿,我说将他小时候对这个字的理解研究它就每个人兴趣不一定在一点女儿现在学画画,他也对文字和艺术还是有一些感悟的。
我觉得儿童教育其实是很关键的,如果你要看不到小说,看不到那么多汉字的书,你可能未来对汉字的这种理解可能也不一样。
搜狐文化:对于雕版印刷文化的传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做?
姜寻:我们2014年诺贝尔博物馆的邀请,给莫言先生刻了一个《大风》,这是第一本我们走出国门的,我们2015年去诺贝尔博物馆去展出了8天,我觉得这个对我影响很大。
因为莫言先生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级人物,我们很荣幸接到邀请去表演,我觉得也是既兴奋又有点悲哀。
现在大家欧洲人对我们很好奇,我们带着团队表演刻板刷印的,我们很荣幸。(欧洲人)觉得我们中国的雕版,这么薄的纸能印这么好的书?
但悲哀的就是,我在欧洲的书店里走了那么多,好像没见到线装书。我们文化的这种冲击力,还有输出能力都不够过强。这是需要我们这代人和我们下一代人更要努力,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我们,认识才能传播。
我觉得未来可能还要加强对我们的国学的宣传,雕版的宣传。如果是在美国、欧洲,我觉得可以做一些展览宣传,因为这代表着中国人,中国人真正的血脉流通着这些雕版的基因。(如果)只有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不知道,这个是我们觉得有点悲哀,小小的悲哀。
但是我们还是很兴奋的是,欧洲人关注我们,他觉得东方人很了不得,我觉得印刷术确实是我们的骄傲。
这两年我们把北岛的诗歌,欧阳江河的诗歌,芒克的诗歌,包括现在已经过世了,余光中先生的诗集都雕成雕版书,我觉得这个是对文化有个传承。
我们讲开卷有益,真正的中国的线装书是卷,是这种软性的很柔弱的东方之美,我觉得这个需要我们继承下去,向全世界推广。
雕版等文物藏品应如何利用?
姜寻:还是要展示给观众,我们正在策划一个艺术馆。估计2022年到2023年能开。把这些(雕版)能解读给观众。
就像我们楼下放的明代的雕版,原来在库房里放着,现在大家会问这是什么板?
我觉得这就是你要把这个呈现给观众,观众才会关注他。
如果你在后房里锁着,谁也不知道什么。
但是好多人说雕版是明代的,给它刷出来多好,这也是一种想法。但我们有新刻的雕版可以刷,我不认为古代的文物他造血功能有多大。他有展示和文献功能,可以研究它里面的墨、雕板、刻工。它没有使用作用了。
就像故宫600年的建筑,我觉得他的衍生品了不得,我觉得一定要发掘它的另一方面功能,不要把文物都卖掉就没了。我觉得它是一个古代的文献,就要保护它。
要利用它的文献功能,把它挖掘出来做一个延伸,市场化、变现,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比如说做文创。
我觉得为什么大家喜欢老物件,我个人也喜欢老建筑,因为它温暖温馨它有故事,你才会沉淀,才会有温度。
文 | 张露曦 审 | 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