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百花齐放,花粉飞扬,各种微生物滋生,侵袭人体。进食时令蔬果,刺激口唇和胃肠道,均易引起春季特有的皮肤和胃肠过敏症状——春季过敏症,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湿疹、腹痛、腹泻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治疗这种疾病如用化学药抗组胺类(如扑尔敏)可引起嗜睡等;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引起胃痛、痤疮、高血压等;用维生素类过多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维生素B6可致畸胎,维生素C可致草酸钙结石等)。
如用中成药,则可以避免上述状况的出现。为此,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副主任医师陈金伟根据临床经验,就春季过敏症如何使用中成药介绍如下。
1.症状初起者——肤痒颗粒姚小姐每于春季皮肤就会出现风团、瘙痒、发红、发肿等症状,自我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服扑尔敏后出现嗜睡、心悸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春季血淤风盛所致的风疹(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给予肤痒颗粒口服后症状缓解,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红花、川芎、白英、苍耳子、地肤子、蛇床子等组成,具有活血祛风、散淤解毒、除湿止痒的功效,主治初起的风疹、湿疹、风瘾疹等属血淤风盛(皮肤淤斑、瘙痒、活动性风团,舌紫、少苔、脉迟缓)之证。
临床上,本药常用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人工性、压力性荨麻疹,亚急性、慢性湿疹等治疗。
用法:冲服,成人每次9~18克(每袋18克,即半袋至1袋),每天3次,儿童酌减。
注意:毒热或湿热重(症见头身困重、发热等)者应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孕妇忌服。
2.伴头晕目眩、大便秘结者——皮肤病血毒丸吴先生每于春季就会全身出现红斑、湿疹、水疱等症状,伴头晕目眩、便秘,以为是“皮肤过敏”,自行服用湿毒清胶囊,不料症状未见缓解反而加重。
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春季湿热血燥所致的湿疹(过敏并感染性湿疹),给予皮肤病血毒丸口服,之后症状缓解,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茜草、赤芍、地肤子、牡丹皮、大黄(酒炒)、大茯苓、金银花、赤茯苓、白鲜皮、白茅根、苦地丁、皂角刺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主治热毒(局部发红发热)和感染(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临床上,本药用于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此外还可用于头晕目眩、大便秘结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0粒,每天2次(本药儿童不适用)。
注意:感冒期间停服,孕妇忌服。
3.小儿瘾疹者——消风止痒颗粒小明每到春季就会出现风疹、水疱、剧烈瘙痒、眼红流泪等症状,曾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酸钙等治疗,虽有缓解,但易反复。
于是家人带到某中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春季风湿热邪所致的瘾疹(过敏性丘疹性荨麻疹),给予消风止痒颗粒口服,6天后症状缓解,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荆芥、防风、苍术、蝉蜕、生石膏、木通、地骨皮、亚麻木、当归、生地黄、甘草组成,具有清热除湿、消风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