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吃洪山菜薹的季节,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菜薹不是开春才有的吗?这就是洪山菜薹和其他品种菜薹的不同之处,洪山菜薹在每年霜降之后就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三月份。湖北人对洪山菜薹的热爱并不亚于热干面,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的了解洪山菜薹的前世今生。
洪山菜薹的今生
洪山菜薹是武汉洪山区的特产,由于洪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生长出来的紫菜苔非常粗壮鲜嫩,甜脆爽口,是其他品种的菜薹无法相媲美的。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便批准对洪山菜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洪山菜薹正式被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则是在2017年的地标专家评审会上,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的洪山菜薹此时终于被贴上国字号标签。
洪山菜薹的前世
洪山菜薹在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清王景彝在《琳斋诗稿》中写道:
紫干经霜脆,黄花带雪娇。
晚菘珍黑白,同是楚中翘。
这首诗便是赞美洪山菜薹的,还有清代人在《汉口竹枝词》中唱道:
不需考究单食方,冬月人家食品良。
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薹香。
这里的菜薹也是指洪山菜薹。
由于洪山菜薹茎杆肥壮、质脆味纯、清甜爽口,在清代,洪山菜薹便做为湖北特产向皇室进贡,并被誉为“金殿御菜”。还有苏东坡,李鸿章之兄李翰章以及民国时期的总统黎元洪等都对洪山菜薹赞不绝口!李翰章和黎元洪还曾将洪山菜薹带到其他地方种植,结果种出的菜薹味道都不如洪山菜薹,李翰章更是将洪山菜薹菜园里的泥土差人运到合肥去,结果还是未能种出和洪山菜薹一样的口感来。
洪山菜薹为何如此受人喜爱
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紫菜苔,但是在口感和色泽上和洪山菜薹都不太一样,洪山菜薹对土质、环境的湿度和日照时间要求都非常严苛, 这也使的洪山菜薹比其他菜薹的口感更胜一筹。由于洪山菜薹的色泽呈红紫色,又应了“紫气东来”之说,所以洪山菜薹是湖北人餐桌上的常客。春节期间,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一盘洪山菜薹绝对是人们的最爱。
如何辨别洪山菜薹
正宗的洪山菜薹比其他的紫菜苔都要粗壮,从上至下呈喇叭状。洪山菜薹光泽度非常好,菜薹的表皮有层蜡质,这种蜡质轻轻触碰就消失了,和水果上的蜡质不同。洪山菜薹质地脆嫩,水分含量大,虽然茎秆粗壮,却一掐就断。炒熟的洪山菜薹没有红色的汤汁,入口清甜,爽滑脆嫩。
洪山菜薹的经典吃法
食材:洪山菜薹、腊肉、食盐、鸡精
步骤一 :先切下一段五花肉腌制的腊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开火将腊肉煮熟。
步骤二:将洪山菜薹去掉叶子,顶端的花蕊和下端的筋膜,清洗干净后用手掰成长度均匀的段,比较粗壮的菜薹需要改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