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造谣诋毁诽谤罪立案标准(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立案标准)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2-10-31 03:04:1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学作品在描写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了侮辱或诽谤,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的对象是谁,这显然不能因其使用代号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权。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某人的名誉仅仅指公众对其的社会评价,而不是该人对其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栏目热文

被造谣没人作证怎么取证(被别人背后造谣找不出证据怎么办)

被造谣没人作证怎么取证(被别人背后造谣找不出证据怎么办)

2022年5月,身处北京疫情中,谷女士将采访约在路边。照片发布经得谷女士同意。 (南方周末记者 庞礴/图)先是“寻亲男孩...

2022-10-31 02:40:08查看全文 >>

个人诽谤罪案例(二十年前被诽谤还能起诉吗)

个人诽谤罪案例(二十年前被诽谤还能起诉吗)

群内骂战持续一年多,最后还大打出手? 近日,湖南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从群内“互怼”到当面冲突据天...

2022-10-31 03:00:35查看全文 >>

造谣诽谤他人罪立案标准(造谣诽谤罪怎样才算严重)

造谣诽谤他人罪立案标准(造谣诽谤罪怎样才算严重)

诽谤罪的裁判规则0 1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公然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被告人张某于2003年至2...

2022-10-31 02:25:02查看全文 >>

造谣诬陷诽谤什么罪(诽谤造谣罪定罪标准)

造谣诬陷诽谤什么罪(诽谤造谣罪定罪标准)

2020年发生的7·7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大家都还记得吧,目前该案已经宣判:涉案人郎某、何某犯诽谤罪,被判处一年有...

2022-10-31 03:04:57查看全文 >>

诬陷诽谤罪立案标准(被冤枉怎么办教你一招)

诬陷诽谤罪立案标准(被冤枉怎么办教你一招)

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向司法机关和有关单位和组织,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我...

2022-10-31 02:57:41查看全文 >>

造谣诽谤罪危害标准(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造谣诽谤罪危害标准(网络诽谤罪立案标准)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虽然信息传播变得快捷方便,但是同时也让造谣诽谤成本变得低廉。杭州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就是一典型案例...

2022-10-31 03:00:25查看全文 >>

三思而后行完整短句(三思而行的下半句才是经典)

三思而后行完整短句(三思而行的下半句才是经典)

不一定要嫁给最爱的人,太爱一个人,会失去自我。也不必非嫁给最优秀的人,太出众的对象,会给你压力。对的人,无非就是知冷知热...

2022-10-31 02:41:39查看全文 >>

三思而后行的下一句是什么(三思而后行完整短句)

三思而后行的下一句是什么(三思而后行完整短句)

【原文】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①。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注释】①季文子:鲁国的大夫,姓季孙,名行父,“文”是...

2022-10-31 02:30:57查看全文 >>

三思而后行的名人素材(心存大志名人素材)

三思而后行的名人素材(心存大志名人素材)

中华文化拥有着旷日积晷的生命线,持久之力源远流长,而源远流长最容易形成的弊病,就是断章取义。每个人都听过名人名言,却殊不...

2022-10-31 02:31:16查看全文 >>

孔子三思而后行原话(孔子最著名的十句名言)

孔子三思而后行原话(孔子最著名的十句名言)

“三思而后行。”是今天我们做人的一个好的标准,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需要冷静思考,然后再去做事情,这样做的事情才是周全...

2022-10-31 02:59:3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