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晶
“无论在山野田间,还是在集市学校,我们都能看到代表走访选民的身影。他们不时与群众交谈,不时拿出纸笔纪录或用手机拍照……”这是活跃在中越边陲的宁明县爱店镇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真实写照。代表们始终聚焦脱贫攻坚、边境贸易、化解纠纷等热点难点,持续调研视察,建言献策,督促政府办理,助推边民走上致富康庄大道。
情系脱贫攻坚
爱店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大局,聚焦“2020年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积极参与每年为选区贫困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提出一件事关发展或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参与一次以上调研视察、结对帮扶一户以上贫困户、走访一次以上所在选区贫困户的“五个一”活动,情系脱贫攻坚。
爱店镇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59户2309人。2016年1月,该镇人大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居住在边境一线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需要易地搬迁才能实现脱贫。于是,他们联名在2016年2月举行的县、镇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实施扶贫搬迁解决边境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建议》。为此,宁明县政府选址在爱店口岸新区,投入1.2亿余元,建起了建筑面积达69800多平方米的“爱店镇老乡家园”,安置扶贫搬迁对象512户2068人。该县还组织协调做好搬迁居民后续管理服务和扶持工作,扎实落实卫生医疗、教育、交通、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早在2012年春季,宁明县爱店中学停办,初中班级学生被撤并到远离家乡的中学上学,不但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而且许多学生因遭欺凌,无法适应新环境,造成逃学、退学、辍学,学生家长怨声载道。如何“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实现教育公平,确保边境爱店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始终牵动着爱店镇各级人大代表的心。于是,代表们急群众所急,多次在县、镇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要求恢复爱店中学办学的建议》,要求政府复校办学。今年5月,宁明县政府领导班子在十一次常务会议上集中讨论这一议题,决定在爱店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国门学校”。秋季开学时,爱店镇88名初中班新生愉快地走进修缮一新的爱店中学就读,百姓拍手称好。
聚焦融资环境
爱店口岸于2015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陆路一类口岸,为边陲爱店实现跨越发展与脱贫攻坚目标注入新的活力。“边境口岸不仅是开放的前沿、物流交通的枢纽,更是‘一带一路’走廊经济带,蕴藏着无限商机。”为此,代表们聚焦融资环境,让边民和客商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长期以来,爱店镇许多边民因资金不足,无法参与互市贸易,常常望“边”兴叹。在2017年2月举行的宁明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爱店镇的县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建立边民互助组,解决边民小额贸易资金不足问题的建议》,促使政府按照“真互市、多元化、突重点”工作思路,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采取“边民抱团发展”的方式,大胆探索繁荣边民互市贸易新路子,建立边民互助组,提高议价能力。至目前,爱店镇组建边民互助组4个,参与人数达1013人,其中贫困户370人,爱店镇边民互助组采购额9718万元,销售额10230万元,税收257.57万元,直接利润191.7万元,交易13594人次,交易小食品类可分红93元左右/人/次,交易农副产品类可分红55元左右/人/次。
近年来,国家给予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边民互市优惠政策。然而,爱店边民在参与边贸活动时跨境结算流程手续繁琐复杂,结算周期长,且风险大。在2017年3月举行的爱店镇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该镇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协调解决边民参与互市资金不足问题的建议》。为破解这个难题,爱店镇党委*周洪平、镇长陆东平于当年4月先后3次来到宁明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协商,促使该行发行专门用于互市贸易的边民专项信用卡,卡的授信额度达8000元至50000元,且不收取手续费。同时还推动成立“边境贸易结算中心”,将边民汇集采购资金、对外支付货款、收取销售款项、成本利润分配等4个环节的全部资金流转纳入结算中心管理,使所有资金走向有据可查,确保资金安全和外汇管理、税务稽核等符合安全管控需要。从此,边民持此卡就能通过结算中心及银行实施签订代扣、代收及交易和结算模式,不但解决贫困边民资金不足的问题,还防范了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
关注纠纷调处
由于爱店边防派出所、边民互市点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受其处理事项权限所制约,致使许多纠纷案件无法了结,成为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的最大隐患,也引起了代表的广泛关注。
“化解跨国民间纠纷,促进边境和谐稳定,成为当地政府调处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2016年8月,爱店镇的县人大代表联名在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妥善解决中越边境民间纠纷问题的建议》,要求专门设立一个化解中越边境民间纠纷的调解机构,简化诉讼程序,为边民和客商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
“边境无小事”。当年10月,宁明县政府和司法部门把跨国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列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征求爱店镇各级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在与越南临界的爱店镇司法所设立“宁明县爱店口岸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该县采取由爱店镇司法所会同爱店镇综治办、爱店法庭、爱店边境贸易管委会、边防武警大队、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单位人员联合组成跨国纠纷调解队伍,出台《中越边民跨国纠纷化解机制》,专门制作“当事人”“调解人”“见证人”等标识牌,建立《调解登记簿》《调解协议书》《告知书》等工作台帐,完善纠纷排查、情况报告、纠纷交办、协调会议等工作制度,落实工作经费,确保跨国民间纠纷调解工作正常开展,尽力满足广大边民和客商的司法需求。
今年2月,中方丘老板与越南客商阮女士在交易一宗商品时,因部分商品与样品标签不符,被爱店口岸检验部门拒签通关,阮氏要求退货退款。而丘老板以无质量问题为由,不予退款,遂发生纠纷。爱店口岸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了解此情况后,依照当事人各自提供的证据,联系厂家更换标签,出具相关证明,才给予通关,促使双方达成交易。“涉及中越边境贸易、劳务、婚姻等方面的纠纷,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年调外不少于10件。”爱店镇司法所负责人黄庆枢说。
一件件建议的落实,一个个民生工程的落地,看得见的是惠及百姓的成果与发展,看不见的却是人大代表背后的严谨与担当。“针对那些来自边境一线的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镇人大都要逐一整理、研究、交办、督办,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精力和情感,用我们人大代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爱店镇人大主席陈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