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出行,有望成为未来交通发展趋势,为超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开“药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建议,通过预约出行技术,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同时,研究建立居民交通出行“碳账户”,研究将城市交通纳入碳交易体系。针对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他认为破题关键在于深化“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完善法规制定,提高违法成本。
【关键词:预约出行】
可从最拥堵环路、桥区先试先行
“公交专用道,对于实现‘公交优先’来说作用非常大。但从实际情况看,公交专用道利用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郭继孚认为,在未来出行模式中,公交专用道可以作为“公交优先道”,从规则上来讲,公交车优先级排在首位,班车、合乘车、小客车则可以根据优先级别排序,通过“预约出行”平台申请,按照预约的路段、时段出行,“共享”公交优先道道路资源。
要想实现这一设想,需要两方面突破——一方面,允许预约车辆驶入公交专用道,意味着要对道路交通管理规则进行改变,确保按预约顺序享受公平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技术算法,毕竟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做这样的计算可谓“超级难题”。
“虽然聚焦整个城市的预约出行很难,但我们可以从瓶颈路段先行先试,从最拥堵的环路、桥区做起,最终实现预约车道联网。”郭继孚认为,在合理的时段、向合理数量的预约车辆开放,让供需之间高度匹配,在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的同时,可以实现缓解拥堵、降低油耗和交通污染排放的多赢局面。在未来无人驾驶时代,高度组织化、不堵车的交通系统,核心一定是预约,即为每个人分配好出行时刻表。
【关键词:“双碳”目标】
建立居民交通出行“碳账户”
近几年,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明显。然而,与其他行业相比,交通领域的碳减排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我们需要政策组合拳,优化出行结构,提高职住平衡,减少跋山涉水式通勤,打造15分钟生活圈,从而减少机动化出行。预约出行,也是优先绿色出行前提下,提升效率的一种手段。”郭继孚说。
推动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郭继孚给出的方案是——建立居民交通出行“碳账户”,出台将城市交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作方案。每个人的“碳足迹”都可以记录。绿色出行产生积分奖励,驾车高碳出行就会被扣分,如果积分不够需要到碳交易市场买积分。通过这样的规则,增强每位公民绿色减排意识。
这样的畅想,放在过去很难实现,因为碳交易市场只面向行业,不面向个人。但在2020年9月,北京基于MaaS平台建立了碳普惠激励机制,平台依据《北京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的要求,计算并汇集市民绿色出行产生的碳减排量,并通过碳交易将所得以多种形式返还至个人用户,这样的创新尝试为研究建立个人出行“碳账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停车】
提高违法停车成本
停车难、停车乱,一直是“两会”上的民生热点问题。郭继孚认为,破题关键在于深化“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理念,完善法规制定,提高违法成本。
“超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承载能力有限,想实现每个人有车,每辆车有位,全世界都做不到。纽约50%家庭没有车,曼哈顿77%家庭没有车。”郭继孚介绍,从数据上看,北京核心区人均拥车水平已是曼哈顿两倍,供需矛盾显而易见。
国际大城市普遍重视停车治理。拿东京来说,不仅建立了“有位购车”制度,在供需关系最紧张的中心区,停车价格非常昂贵,如涩谷等商业办公区,平均为每小时收费5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元)。同时,对占道违法停车的容忍度极低,法律规定,将道路作为“车库”长期占用的,处三月以下有期徒刑或20万日元以下罚款,并扣3分。
“北京全面实施道路停车改革,道路车位实现电子收费后,为什么路边空车位多起来了?就是因为过去收费存在跑冒滴漏,免费停车普遍存在。”郭继孚认为,除了发挥市场化手段调控需求之外,还需要提高违法停车成本。他建议,在修订道交法时,应该为地方立法留出“弹性空间”,根据当地经济水平、资源情况,制定合适的处罚标准。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