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河南村的万亩果园里,村民余永启正在梨园里查看果子生长情况,望着一个个饱满的果实,余永启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余永启一家曾被确定为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一度比较困难。2018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余永启发展林果业,如今他承包了果园20多亩,由于果苗较小,他在地里还套中了花生和红薯,不算果树,一年一亩地也有两2000多元收入。“这几年还没有进入采摘的旺期,再等一两年,果树一年一亩地总共可以收入5000多元。”余永启说。
脱贫后,余永启仍享受相关政策。由于是易地搬迁户,他在县城易地搬迁社区分到了一套70多平方的房子,平时一家人就在县城住。果园忙的时候,他就回到村里打理果园,把勤劳的身影留在山坡上。余永启说,“不等不靠,依靠辛勤劳动摘掉穷帽,靠自己的双手去收获幸福,这就是我对小康的理解。”
这几年,依托党的好政策,通过发展林果和光伏等产业和不仅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村上的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村里也有钱了,2018年,河南村村集体收入 30万元,2019年收入40万元,2020年收入45万,2021年收入50万,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产业兴旺在河南村早已变成现实。
在此不远的高邑镇谭园村,市直工委派驻该村第一*杨光炜如数家珍地晒着这几年村集体经济的账单,全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4 个,村集体投入光伏发电项目年收入17.5万、投入泌阳县亿健食品有限公司年10万元、投入发展夏南牛、光旭生态园年收入11.6万元、投入发展香菇年收入3.1万,村集体经济一年总共有40多万收入。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最有力的证明。
河南村和谭园村只是泌阳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的缩影。今年以来,泌阳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在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泌阳县用好“脚底板 智慧化监测帮扶”,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在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工作中,泌阳县从构建健全两条机制入手,一是健全‘157’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即每月5日前,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部门向县乡村振兴局报送疑似监测对象信息,县乡村振兴局逆向反馈给县直相关部门数据比对,各乡镇街道入户核实,7个工作日后反馈结果,确定监测对象),及早发现苗头问题,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及时全部纳入监测范围,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切实做到应纳尽纳。二是建立‘371’精准帮扶机制,即对新纳入的易返贫致贫户,3日内明确一名公职人员为监测联系人,7日内因人因户制定帮扶计划,1个月内落实产业就业帮扶、医保社保综合保障、教育专项救助等针对性帮扶措施,及时把返贫致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泌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梁超详细地介绍道。
泌阳县始终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产业增收方面,全县聚焦项目建设,坚持精细化管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打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确保如期完成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今年全县计划投入整合资金1.3亿元用于发展产业,占中省市县衔接补助资金的58.3%,即围绕“牛城菌都”,依托全县食用菌、夏南牛、林果业等支柱产业,打造一批高标准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各乡镇围绕“一乡一业”,依托郭集粉条、春水葡萄、贾楼种驴、王店花卉、高邑香菇等区域产业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深加工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计划投入3000万元,可直接带动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围绕“产业创新”,依托网红直播带货,产品冷藏保鲜等,打造一批集冷库、仓储、物流等一体的农产品销售基地,解决农产品销售环节“卖难”问题。
在就业增收方面,全县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劳动力及就业需求排查工作,建立健全脱贫人口(含监测以对象)就业情况台账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着力提升脱贫群众就业技能,拓展就地就近创工业就业渠道,扩大乡村公益岗位就业、适当提高公益岗工资水平等方式,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全县脱贫人口实现就业14824人,其中,安置公益岗位4784个,高于去年同期。
泌阳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需要‘干’字当头。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图在泌阳美丽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