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6
请想象这一幕:碟中谍团队的骄傲伊森·亨特从飞机跳下,而被亨特视作看护人的中情局特工沃克紧随其后。二人在自由落体几千英尺后,其中一人忽然被闪电击中。瞬间一片混乱,画面充斥着半空中的氧气罐和降落伞等。动作特技与拍摄手法都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两位身材魁梧的主角跳机是为了潜入反派的秘密堡垒或是要逃离敌人滑翔伞的包围圈,场面一定无比刺激。
但他们并不是哦!你肯定猜不到,他们跳机是要去巴黎市中心的迪斯科舞厅。什么?!迪斯科舞厅?这么高调惊险的跳伞真的是我们的超级间谍去舞厅最隐秘、最实用的方式吗?当然不是啦!可是影片的编剧兼导演麦奎里肯定是觉得,如果伊森是简简单单搭个地铁去舞厅,就有超过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任何动作场面了。他可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欢迎观看《碟中谍6:全面瓦解》,这是该系列影片的第六部,本部依旧由第五部的导演麦奎里执导。麦奎里的任务或者说他心甘情愿接受的挑战是将这一部拍成碟中谍系列中最精彩有趣的一部。先不管电影里各场景是否有内在逻辑关联,反正精心设计又惊险刺激的场景一个接着一个,整整两个半小时,足以让观影者屁股坐麻。我猜它们肯定有什么情节串联,不过我还没看出来就是了。
该部影片围绕着三枚钚核展开。钚核被一群名为“使徒”的恐怖分子偷去了(使徒其实他们与上一部里名为辛迪加的国际犯罪组织是同一拨人,只不过改头换面,重立旗号而已)。为了夺回钚核,他不得不与 “白寡妇”(这个角色与复仇者联盟里斯嘉丽扮演的“黑寡妇”毫无关系),一位性格冷酷无常的蛇蝎美人联手。特工“白寡妇”由演员柯比饰演,她曾出演过美剧《王冠》中的玛格丽特公主。我个人觉得她应该有更多戏份。
依照惯例,与伊森并肩作战的仍是他的两位老搭档——一位是神经过敏的技术专家本吉,另一位是心宽体胖的电脑专家卢瑟。他们这对貌合神离的组合贡献了不少的笑料。片中,尽管伊森的长官亨利老大不乐意,但中情局局长还是坚持让特工沃克紧跟在伊森旁边。片中的其他角色还包括:伊森的旧情人英国军情六处的伊尔莎Ilsa;伊森的妻子茱莉亚;承续上一部的大反派所罗门。影片中这么多的角色和他们分属的派别,你可能需要一台IMF团队的平板电脑才记得住。
片场的丽贝卡
剧情上大略是这样的:一堆人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反派们说英雄们掉进了他们设的圈套,而英雄们则回应说,其实没有,是反派掉入了陷阱;然后一个反派摘下自己的面具表明他其实是潜在坏人堆里的好人;再接着两边一齐说,咱们开打吧!影片一开始略带迷人复古气质的欧洲间谍片氛围,部分借鉴了荷马的《奥赛德》式的波澜壮阔,暗含着宿命感的涌动。但随着影片的推进,连贯的叙事被撇到一旁,接续的是无休止的追逐与打斗场景。主角伊森从柏林跑到巴黎,从伦敦打到克什米尔,没完没了地追回东西,爬上爬下,东奔西走,上下跳跃。
总体来说,故事是“肌肉发达,头脑简单”。前几部里,英雄比反派要更聪明,而这一部里英雄主要是更坚韧更有决心而已。大主题上,你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的牙关咬得够紧,死命盯着目标直到眼珠子要爆出来了,那你大概率能成为胜利的一方。当然,还有个前提是你得和伊森一样坚不可摧。虽然没有任何官方资料说明他是个变种人或者外星人,但他就是能在没有头盔的情况下,从全速行驶的摩托车上摔下来后,不一会儿就毫发无伤地站起来。
可主角的“刀枪不入”却让《碟中谍6:全面瓦解》 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若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是在设计与执行大量壮观而滑稽的动作场面上付诸的努力,那显然这一部影片是一部杰作(正如一些影评人评述的那样)。现年56岁的汤姆·克鲁斯完成了大量的特技表演,搏命出演绳索飞跃、飞檐走壁等壮举。我猜想,拍摄间隙他一定是猛灌了不老泉。
提臀骑摩的阿汤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