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百年,大部分哲学家、科学家都认为动物无法理解“死亡”。
笛卡尔把动物比作“机械装置”,认为它们和复杂的布谷鸟闹钟没有太大区别,只能在设定好的程序下做出简单的行为,没有思想和灵魂,理解不了死亡的含义。
卢梭也写过,“动物永远不知道死亡是什么,而人类对死亡抱有恐惧,是我们脱离蒙昧状态的一大成果。”
这样的想法影响了20世纪的动物学界,到现在也有大量的拥护者。
这是因为,“死亡”需要抽象的理解能力。
它意味着生命的停止,死者无法活动,无法复生,同时失去肉体、情感和思想。
它还有必然性,终将发生在每一个生物身上。
这样抽象的概念,人类在很小的时候就能理解,但动物不一定做到。
也许同伴只是睡着了?
或者,它的身体飘到另一个地方,只是不在此处?
为了研究动物是否理解“死亡”,人类形成了一门学科,叫“比较死亡学”(comparative thanatology),也就是观察不同动物对死者的反应。
毕竟,动物无法口头表达,没法拿着话筒采访它们的感受。
过去20年,不少科学家观测到,一些动物能出现类似人类的哀悼行为。
可是,背后的含义又很不同。
比如,当乌鸦、渡鸦等鸦科动物看到死去的同类时,它们会开始叫唤,让其他同伴过来。
不一会儿,尸体周围会聚集大量的鸦科动物,好像在举办葬礼。
但科学家检测了乌鸦的大脑后发现,它们的杏仁核(和情绪有关的脑区)没有活跃,这意味着乌鸦不是在为同类伤心。
它们之所以聚集在死亡现场,更可能是为了收集潜在的危险信号,
因为来过“葬礼”的乌鸦之后会明显避开这片土地,这里会被它们标记为“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