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看民国爱情,最羡慕林徽因与梁思成这样郎才女貌的爱情,感叹她“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地在说话。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的才气。再后来看民国,脑子里却只记住了何香凝那句“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写下这句话时,何香凝与廖仲恺刚结婚不久,新婚夫妻整日乐在读书、吟诗、作画之中,这也是他们之间最为美好的爱情时光,何香凝终其一身都无法忘却,她给自己的爱巢取名为“双清楼”,自己则号“双清楼主”。
19世纪末期,晚清的时局开始走向没落,但同时却有一批人抓住了时代变革的契机,从底层小民一跃成为资本家,何香凝的父亲何炳桓便是如此。
何炳桓凭着自己的聪明,在香港经营茶叶生意,很快就发家致富,到何香凝出生时,何家已经成了香港有名的富商。
何炳桓家有3个儿子,8个女儿,为了方便孩子们读书,何炳桓便请了老师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尽管何炳桓脱离了穷人阶层,但在香港贵族看来,何家不过是暴发户,为了能进入上层社会,何炳桓便开始打起了联姻的主意,在当时,嫁一个好人家,必须得有一双漂亮的小脚。
在何香凝7岁时,家里便开始着手给她裹脚,那时的何香凝已经听过女兵的故事,自己也养成了反抗和不屈的意识,在给她裹小脚时,年幼的何香凝便开始与裹脚布斗争,白天裹上,晚上她又偷偷剪开。就这样,几十个回合下来,何炳桓夫妇也拿这个倔强的女儿没有办法,只得任由女儿的脚自由发挥。
图|何香凝
脚虽然自由了,但读书并没有实现自由,何炳桓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家里给男孩请了老师,但他并没有送女儿上学的打算,何香凝便偷偷买书自学,遇到不会的就去问哥哥,或者叫仆人去问老师。
何香凝后来能成为文学大家,却是来源于她的丈夫廖仲恺。这对民国时期的才子佳话,最初的姻缘却是从一双大脚开始的。
廖仲恺的父辈是广东归善的“客家人”,归善的客家人与当时的汉族习俗相反,特别是在子女婚娶方面,他们认为女人要有一双大脚,要能耕田、打柴、经商、女红样样都行,才能找到好婆家。
廖仲恺虽然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但他的父亲廖竹宾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特别是在国外生活多年,对家乡的习俗更是思念至深,为了能让后代记住自己是“华人”,廖竹宾在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廖仲恺必须按客家人的习俗娶一个大脚女子。
父亲去世后,廖仲恺便回香港投奔自己的叔父廖志刚。
1897年,20岁的廖仲恺到成家的年纪,而他坚持要娶大脚女人,廖志刚也是非常为难,四处为他找对象。
而另一边,19岁的何香凝也因为脚大而难寻婆家,或许真是姻缘天注定,一个坚决反抗父亲给她裹脚,一个坚持听父亲的要娶大脚女,这种坚持反而成就了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
两人虽是按照中国旧俗,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成的夫妻,但婚后二人惊喜的发现,彼此都是思想进步的新青年,不甘于做封建社会的傀儡,且时刻关心国家命运,向往将来可以携手为国家民族的崛起而出上一份力。
何香凝《山水》,1929年
而且廖仲恺还是一个心地善良、诚挚忠厚的人,他经常搜罗各种书刊给她阅读,耐心给她讲解问题,何香凝爱好画画,廖仲恺就耐心教她绘画,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赌书消得泼墨香”的快乐时光。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无数年轻人将目光望向了海外,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后,挽救危难中的国家,廖仲恺也产生了东渡日本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娘家人和廖仲恺嫂嫂的坚决反对,为了帮丈夫实现留学梦,何香凝将自己的首饰细软全部变卖,勉强凑足三千余金,帮助廖仲恺前往日本求学。
图|廖仲恺
1903年1月,廖仲恺前往日本,何香凝在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也在同年4月到达了东京。
在日本留学期间,廖仲恺考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而何香凝则就读于日本私立女子美术学校,还得到当时日本宫廷画师田中赖的指导,年纪轻轻便在绘画方面小有成就。
之后,夫妇二人遇见孙中山,受中山先生感染,一同加入了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和反对袁世凯帝制的一系列活动,协助孙中山建立国民政府,是为中国国民党的建党元勋和中华民国开国功臣。
作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廖仲恺先后担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次长、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务,始终扮演者国民党财政大管家的角色。
而何香凝与丈夫一样,辛亥革命时,利用自己的绘画技术为革命军绘制和刺绣军旗、告示、军用票图案等,后又随丈夫奔走于各处,宣传革命思想将自己的画作在各地义卖,筹措资金抚恤奋战在前线的将士。
孙中山去世后,廖仲恺号召全党继续完成孙中山先生未尽的事业,同时,积极与共产党人寻求合作,共同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深受丈夫影响的何香凝也与共产党人关系十分要好,与*、邓颖超夫妇是多年的老朋友,和*更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已相识结交,相互间敬仰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