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九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3057.04㎡,主楼建筑总高度91.25米。主楼结构呈弧线形,裙楼结构呈椭圆形。
二、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了解本工程定位点坐标及标高;熟悉图纸,掌握结构设计特点,制定有效的措施。
2)仪器、设施准备:
激光全站仪1台,激光铅垂仪1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0米钢尺3把,经较验合格;5米钢尺10~15把,与50米钢尺对比校正合格。2㎏线锤2只等各种配套工器具。
三、测量放线方案:
本工程定位放线的重点与难点是弧形轴线的定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原点,使用全站仪进行各轴交点坐标投测,依次施放出各轴线及控制线。
1、基础定位:基础垫层施工完、在防水层的保护层上放线:先用激光全站仪定出周边轴线位置,再根据周边轴线设置平面控制网,根据平面控制网量测各弧形轴线交点,最后用矢高法弹出弧线形轴线尺寸。
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定位放线时先用线锤或经纬仪将周边定位轴线引测上来,作为定位放线基准。
2、主体施工放线:将基础控制轴线引至一层,复核无误后按方案布置控制点,作为用激光铅锤仪将控制线引上的基准,在二层结构板面预埋钢板,标识铅垂控制点,再用激光全站仪投测轴线控制点。上部楼层每六层转换一次基准控制点,以减少高度过大引起的误差,即在二、八、十四层结构板面设置铅垂控制点。楼层铅垂孔预留200×200的方洞,激光控制点接收板采用有机玻璃或毛玻璃,并在板面弹出交叉控制线,以备复核。控制点设置见附图。
为减少系统偏差及放线失误,楼层放线采用双控,即在建筑外立面大角上弹竖向垂直线,每次用线锤将下层控制线引上来,与本层放线闭合。
3、高程控制:
基础施工过程中,在距筏板500㎜处设标高控制点,每层用钢尺上引抄平。
一层墙柱施工完后,在主楼边+0.500处设高程控制点,作为高程上引基准。然后每六层左右将控制点上移,以利高程引至楼面。
四、控制轴网建立:
1、平面控制网建立:
(1)地下室施工控制网:先根据施工图所提供的建筑定位坐标,计算出3-1~2-11轴与3-D、1-A轴交点坐标,依据定位点坐标用激光全站仪定出交点位置,用经纬仪归方复核无误后定出3-1、3-5、2-9、2-11、3-D、主楼对称线、1-A轴,并将轴线延伸至周边不动建筑物上,作为以后定位放线的基准。
定位基线如下图:
(2)±0.000以上楼层施工放线控制网:依据原点坐标计算出轴线控制点坐标,即K-1~K-11点,并用激光全站仪测放在二层、八层、十四层结构板面,作为向上引测的铅垂控制点(见附图)。
(3)弧形轴线测放:采用矢高法弹各段弧形轴线,如下图:
每段弧分成四段折线形,其弦高约在2㎜以内,可以忽略不计
2、构件边线及控制线测放:根据定位轴线弹墙、柱、梁边线,并弹出200mm宽墙、柱边线的控制线。采用矢高法测放梁边线,用五合板制作套板,以次为依据进行现场放线。
3、定位控制点留置要求:
在二层预埋铁件,在每个铁件上用墨线弹出十字线,用经纬仪校正无误后,在铁件钢板上刻出相应“十”字标记,作为激光铅锤仪向上投测控制点基点(即K-1~K-11点)。
控制点基点埋件如下图:
其他各层在此铁件相应位置均留200×200预留洞,控制点上引。各楼层依照引测控制线放出每道轴线及细部尺寸线(控制线),并用红色油漆标出轴线位置,以便操作人员施工和质量人员检查。
4、楼层放线:
1)弹线流程:上引定位控制点→确定控制线端位置→弹控制线→弹轴线或构件边线。
2)控制点上引:用激光铅锤仪将控制点投测到作业楼层,并用激光全站仪测放各轴点,用经纬仪、钢尺闭合复检。
3)为减少系统偏差及放线失误,楼层放线采用双控,即在建筑外立面大角上弹竖向垂直线,每次用线锤将下层控制线引上来,与本层放线闭合。
五、高程控制: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沿基坑的每边布设四个高程控制点(±0.000),标注于拟建建筑物四周的围墙上。待建筑物一层墙、柱拆模后,各转角设置标高控制点,标明水准控制点的编号,用红油漆标注,并注明“±0.000”字样。
根据本工程各施工阶段特点,为了保证标高精度一致,每隔一定的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应及时进行复核联测。
2、高程控制:
(1)建筑轴线竖向传递控制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根据施工控制网,在各建筑物基坑边上埋设主轴线的控制桩位,用钢尺配合水准仪的方法向坑底传递标高。
(2)结构施工出地面后,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 0.50m水平线投测到底层墙、柱面上,用红漆标明,以此作为向上各层楼传递高程的基准点。高程传递用钢尺垂直向上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量取的各点,误差控制在±5㎜以内。
(3)高程测量使用的钢尺必须经过鉴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以确保各层标高的准确性。
(4)为了保证观测精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建筑物沉降量,除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外,在观测时还应采取“三固定措施”,即仪器固定、主要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的线路固定。竣工后,并认真分析汇总沉降观测结果做好记录,交工时并入竣工资料交建设单位存档。
六、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为了准确反映该工程的实际沉降量及测量工作的整体性,依据施工图结-17布设观测点,做法依据结-2节点1A。主体施工时,项目部设置专人对其进行保护。观测点埋置与主体施工同步,结构施工时即预埋钢板或内藏式预埋件,避免在混凝土墙上开凿留洞。
(2)观测工作的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工,观测仪器采用DS1精密水准仪,配合水准尺。施工期间,完成一层观测一次。同时将测量成果与建设单位委托的专业测量队的成果进行比较,观测成果及时准确提供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发现沉降异常,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积极采取措施。
2)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3)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
4)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5)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6)记录观测数据,做为重要技术资料加以保存。
七、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一)总则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由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
(二)测量工作质量管理职责
测量工作由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由其贯彻执行《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和细则文件。测量作业人员做到100%自检要求。
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保证质量。
2、提供所完成测量工作的最终成果及检查成果资料。
3、对存在问题、困难、及测量不合格品及时以书面形式反应到项目经理部。
4、测量器具必须经校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作好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