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7月2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残疾人全面小康成就和“十四五” 残疾人工作主要安排有关情况。
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理事长周长奎,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等出席了发布会。
张海迪表示,“十三五”时期,各级残联全力推动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现在完成了既定目标。7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1180多万残疾人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了2600多万残疾人。
7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在张海迪看来,《规划》是国家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支持,为8500万残疾兄弟姐妹展开了充满新希望的蓝图。
“十三五”: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提高
回眸“十三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显著提高。
张海迪表示,860万城乡持证残疾人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也达到了95%,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其中,近百万残疾儿童得到了康复救助。还有,残疾妇女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越来越多的残疾女性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孩子。
“这些年,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特别是民法典等20多部法律法规都对保障残疾人权益作出了规定。一些保障措施也在完善,各级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残疾人服务设施达到4000多个,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帮助。”张海迪说,残疾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进步。比如,中国拥有了一流的盲文图书馆、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训练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已经连续四届在国际残奥会上实现金牌数和奖牌数四连冠,还在平昌冬残奥会上夺得轮椅冰壶金牌,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此外,城乡无障碍环境明显改善,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梦想而奋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在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些重大成就,有效改善了残疾人民生,有力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这几年,我去了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海南、青海、内蒙古、新疆等一些地方调研,看到了很多残疾人的真实生活,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给他们带来的福祉,有的农村残疾人家门口修了无障碍坡道,还有扶手;有的家里厨房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改造,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张海迪感慨道,“我们要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让残疾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残联不断拓展残疾人事务的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在逐渐提升。
据记者了解,中国残联多次应邀出席联合国社会发展大会、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大会、亚太经社会、联合国妇女署、世界卫生组织等会议,在会议上,中国残联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好评,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十四五”: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续写新篇,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将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7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残疾人事业怎么样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说残疾人已经全部实现脱贫,发展是个重要问题。首先我们想,什么样是有质量的生活,什么是高品质的生活,这要有一个界定。”张海迪称,这些年,她看望过很多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家庭。众所周知,一个人残疾了往往会牵扯到整个家庭,本来好好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难和贫困。比如,一个身体瘫痪的残疾人,他躺在床上,需要喂饭、需要翻身、需要清洗……需要家庭成员付出很多爱的支持,不难想象那种家庭的痛苦。
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负担很重,为了照料他们,有的家庭成员甚至不能出去工作,这样一来,家庭的收入就减少了,加之精神上的压力,家庭的幸福指数就会降低,这是一个连锁问题。
“中国残联要做的就是推动政府部门,大家一起帮助这样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得到托养服务,从而解放家庭成员、解放生产力,让家庭减少后顾之忧。这是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张海迪称,残疾人的各种困难和困境都需要认真地去研究和解决。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需要各部门力量的支撑。
“关心关爱残疾人,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在发布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政部门要贯彻落实好《规划》要求,立足民政职责,继续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努力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就此,民政部将在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和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这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方面,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将未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内的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的政策纳入低保,研究推动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推动建立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实施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的跨省通办,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精准化管理水平;其次,在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面向社会残疾儿童拓展服务,推动机构内适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加强社区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助残方面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扶残助残上的积极作用。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康复服务广泛开展起来;最后,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方面,要发挥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完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政策体系,开展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国家创新试点,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着力解决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扩大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的供给。建立健全保险、福利、救助、慈善相结合的支付保障体系,加强服务和应用推广。
随着《规划》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残疾人事业的前景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