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东公布双12垂直领域战报,截至当天23:59分,一家“延寿药”品牌登顶冲冠,成为营养保健领域店铺成交额最高的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名为基因港(GeneHabor)的国产“延寿药”从双11至今,已两度蝉联电商节日的冠军,销售业绩甚至比Swisse、Movefree、汤臣倍健等国内外知名大牌都好。
名不见经传的基因港突然抢占视野,不免令人疑问:“延寿药”是什么?管用吗,是智商税还是黑科技?
一.“延寿药”是什么?
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延寿药”品牌基因港成名的关键,该物质是其核心成分。
2013年,哈佛医学院David Sinclair(大卫·辛克莱)教授在Cell上发表研究报告:通过给相当于人类80岁的老年实验组补充β-烟酰胺单核苷酸,逆转了其线粒体功能衰老至人类约20岁水平。2017年,哈佛科学家再次发现,补充该物质能够抵御并修复因化学药物或辐射等造成的DNA损伤。后续哈佛教授跟进研究中表示,该物质能提升老年实验组56%-80%的运动能力,最大程度地延长实验组30%的寿命。
辛克莱教授及实验室其他成员
基于一系列研究突破,辛克莱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美国NASA也展开了与辛克莱的合作,希望通过β-烟酰胺单核苷酸来帮助宇航员抵御太空辐射,修复损伤的DNA。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β-烟酰胺单核苷酸也面临一些质疑的声音。
有人认为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研究尚不充分,能否真的“延长寿命”需要时间验证;也有人认为“显著改善不等于延寿”,β-烟酰胺单核苷酸应该被称为“抗衰物质”,基因港也应该叫做“抗衰药”。当然,还有不少网友,直接将这一类产品归为“智商税”。
二. 混战之中的“抗衰药”
纵观市面上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补剂,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下二十种,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其中美国、日本版本的补剂最新出现。
日本捷足先登,率先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做成补剂量产上市,然而受制于高昂的技术成本,1万一瓶的美版补剂、2万一瓶的日版补剂令人难以消受,天价价格使该物质补剂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国内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港的加入,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抗衰药”战局紧张起来。基因港瞄准痛点,投资10亿研发出不同于国外的“全酶法生产工艺”,使β-烟酰胺单核苷酸补剂成本下降90%以上。或许由于价格优势,其产品上线国内电商平台仅1年多时间后,评论量就已升至1.6万 。
基因港创始人王骏接受媒体采访
基因港“炒火了”国内市场,“抗衰药”领域入局者迅速增多,一下子二三十种“抗衰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登上京东双11、双12战报的,却仅有基因港,为何会造成如此现象?为此,我们咨询了基因港相关工作人员。
基因港客服回应:基因港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成熟的酶制剂产业链企业,艾沐茵是全球唯一一款通过美国FDA GRAS安全认证标准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品。
基因港客服提供的资料说明
对于国内市场激增的各路“抗衰药”,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媒体有过报道:部分“小作坊”通过化学法提纯β-烟酰胺单核苷酸,由于该工艺需采用重金属催化剂,或对人体造成潜在伤害。也有一批采购中国原料运送至美国罐装后,再大幅提价运至中国售卖的商家,它们打着进口的名义高价兜售本国原料,并自称在国外有工厂,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三. “钱景”大好的“延寿”市场
“抗衰药”双12大卖,暴露的是“钱景”大好的长寿市场。
美银美林曾预测,预计到2025年,长寿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6000亿美元,未来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之一是那些致力于延迟人类死亡的公司。花旗银行也做过类似预测“未来十年最值得投资的便是延缓衰老技术”。
马云也曾预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前不久孙宏斌联手清华在青岛投资了45亿,用来建设医学中心时,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现在富人也慢慢老了,所以医疗这个市场会非常大。”
为了进军长寿市场,国内电商巨头也纷纷布局。如京东自营官、天猫国际都曾官方采购“抗衰药”进行售卖。
在国人攀升的健康保健意识之下,资本大军抢占入局,各式“抗衰药”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是否真的有用仍需时间验证,消费者应保持理性,忌盲目跟风。